回覆列表
  • 1 # 老倪DIY

    在汽車領域,很多時候新未必就好,新技術和一款新車下線都要有一個技術和車輛除錯穩定可靠的過程。即便現在的汽車出廠之前都要經過總距離超過百萬公里的測試,包括封閉和開放自然條件下極寒、極熱、高原、乾燥、潮溼等很多苛刻環境下的長距離測試來完善一款新車,但再完善的測試仍然無法完全模擬我們日常駕駛狀態下全部的狀況。

    所以新車新技術出現問題一點兒也不奇怪,大眾在中國建廠生產的TSi缸內直噴發動機和DSG雙離合變速器那會兒,不少這類頭幾批車主應該還記憶猶新。就拿當時的DSG來說,7速乾式離合器是密封在閥體內的終身免維護這樣對環境也很友善,但大眾設計時在國外使用沒問題,並未考慮像中國這類極度擁堵的環境會造成過度磨損,本應平順的變速器反而讓很多使用者的使用體驗感極差。

    1.5T的直噴增壓發動機同樣也存在這類問題,現在科技和工藝水平的進步發動機越做越小,功率卻越來越高,對材料、燃料、潤滑系統、密封系統的要求也要相應提高,但中國幅員遼闊環境差異,設計因素、企業管理、裝配質量、維護保養水平、油品的質量等等諸多因素中的任何一環都可能導致產品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所以不要迷信任何汽車品牌和任何新車的廣告宣傳,汽車有上萬個零部件組成,任何一個零部件或外部環境超出預估限度都會導致汽車出現問題。

    而現在汽車種類的繁多,競爭的激烈,沒有任何一個廠商希望自己的新產品是一個慢熱過程,在產品下線還未銷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推廣。但不可否認一個新品最初的幾批使用者實際上還肩負了為汽車生產企業進行產品路試充當小白鼠的工作,廠商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根據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和反饋除錯完善和最佳化生產線,這其實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只不過廠商是絕口不談的。

    也不要指望媒體試駕和那些測評機構或車評網紅能給消費者提供任何這方面的資訊,因為媒體的試駕都像蜻蜓點水,絲毫涉及不到車輛長期的耐用和可靠性測試,曾經有媒體引入過國外長測車的概念,但是在中國這種廠商—媒體利益鏈環節下很快變成了廣告置換和長期使用的福利,就更不可能在這方面得到任何有價值的資訊。而中國的汽車媒體和相關從業者相比成熟發達國家更依賴廠商的哺乳。

    所以只好可憐那些買車是為了面子、追求新鮮、有炫耀心理而對汽車產業又不太瞭解的消費者,加著價、擠破頭買來的是小白鼠的測試身份,用自身的痛苦來協助廠商完善產品,讓後來的消費者用上質量更加耐用的汽車,所以我確實要向汽車消費領域敢於吃螃蟹的那些勇敢者致敬。

    這本不是1.5T缸內直噴增壓發動機的問題,而且相信出過這一系列問題後,再上市的1.5T缸內直噴增壓發動機至少在這方面是絕對可靠的,就像三鹿奶粉出現問題後其實國內的奶粉都更加的安全了,只不過消費者的心理是從最開始的盲目信任變成了無止境的忐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猛龍下個賽季想要衛冕總冠軍,需要在哪個位置補強,有哪些球員適合猛龍引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