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神都洛陽事說新語

    俗話說:守江山要比打江山難。邊關之患歷朝歷代都是皇帝們憂心的重點。

    對於初得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來說,他的處境毫無疑問就更加的艱難:草根起家,本就沒有非常雄厚的家底;元朝皇帝向北逃竄的時候,不但捲走大量的財富,軍隊的人數和戰力都不容小覷。奪了人家的江山,不但沒能斬草除根,反而還讓人家帶了一定的班底逃跑,任誰都能想到元朝餘孽的反撲慾望有多麼強烈、反撲動作又會有多麼的猛烈。

    我們通過史書就能夠知道,大明初期與北元的戰事是多麼的焦灼:元朝餘孽一度曾反撲圍攻北京城!

    這還不算明太祖朱元璋頭疼的全部,東北女真、西南元宗王后裔虎視眈眈、小動作不斷。

    以上就是題主問題中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戍邊”的原因:守住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基業,保證大明邊境穩固。

    俗話又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戍邊就要打仗,打仗就得人吃馬嚼、大量糧草。歷史上因糧草不足導致戰敗的案例一個又一個,歷史上因糧草不足遠征前急壞皇帝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特別是遠征,一是路途遙遠,二是邊地及邊地之外不事生產無糧食產出。所以,要想出徵以及成功獲得勝利,糧草的充足保障是先決必要條件。為解決遠征糧草問題,通常的辦法是首先在本土向百姓徵糧,然後建立專門的運糧部隊運送糧草供給遠征部隊。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徵糧和運糧非常簡單、無甚風險,實則都是異常凶險。大秦王朝為什麼被推翻?施政殘暴只是表象,根子裡是公糧收的太慘絕人寰。結果,徵糧徵到百姓無飯可吃,大家就只好揭竿而起造反了。官渡之戰中,曹操親帶一千餘人燒燬袁軍糧草輜重,從而確立了歷史上這一經典以少勝多的案例!

    既然徵糧和運糧這麼凶險,所以,歷史上的北伐戰爭從來就是勝少敗多。

    那麼,明太祖朱元璋怎麼就能成為一個例外,他的北伐怎麼就成功了呢?

    題主問題裡的“屯兵”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原因所在。

    不徵糧,將士們大部分自耕自足;不運糧,將士們將荒開在駐軍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對此很少自豪,曾言:朕養百萬之兵,不用百姓一粒之糧。不徵糧,民安;不運糧,減敵毀糧之患。則北伐功成!

    事實上,明太祖朱元璋對題主所問早已有答:

    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如卿言,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饋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非我利也。先取山東,撤其遮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今山西大同)、太原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 2 # 淅淅的小雨857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蒙古貴族退往蒙古高原,但企圖恢復蒙古貴族對中國統治的活動始終沒有停止。為抵禦蒙古的侵擾,明建國伊始即把邊防重點放在北方,修築和加固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並在沿長城一線建立起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後遷榆林)四個邊防重鎮,後又增設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五鎮,合共九鎮,稱為九邊。各邊鎮設總兵官把守,九邊共屯軍89萬,一邊守衛,一邊屯田。因此,明朝前期邊防很鞏固。   

    明朝中期,邊防形勢發生變化。明朝邊防力量日趨削弱,蒙古騎兵步步南侵,甚至於嘉靖 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圍攻北京,迫使京城戒嚴。為抵禦蒙古騎兵南下,明政府採取三項措 施:一是修繕長城,在長城內外修築配套的烽堠〔hou後〕、墩臺,使長城防禦體系更趨完 善,防禦能力大為提高;二是充實邊兵、募兵守邊,募兵逐漸成為邊兵的主力;三是加強邊防 領導,在九邊設巡撫、總督。經過長期努力,北部邊防有了改善。至隆慶五年(公元1571 年),蒙古俺答封貢,明朝與蒙古的戰爭基本結束,自此“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裡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明史·王崇古傳》)。   

    但好景不長,北部邊境的緊張局勢剛剛平靜下來,遼東地區形勢又開始吃緊。崛起於東北 的女真加緊了對遼東的進攻。因此,遼東成為明朝後期邊防的重點,直至明朝滅亡。

  • 3 # 農民更瘋狂

    導語:

    朱元璋其實知道戍軍屯田會帶來的後患。有一次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建文帝)問他的時候,他默不作聲,他其實也明白,藩王必反,所以,他也曾計劃削藩,但時機還未成熟,軍隊糧食需要保障,朱允炆上臺後,一系列削藩舉措,既讓朱允炆樹立了威望,又削掉了藩王的勢力,都是朱元璋授意。

    現實需要戍邊屯田

    元朝是遊牧民族統治的王朝,對中原農耕社會的管理有著先天缺陷,加上連年戰爭,山河破碎,民生凋零,老百姓都渴望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明朝建立後,百廢俱興,但明太祖的100萬大軍糧食還需要保障,老百姓生活艱難,而這些軍隊大部分都在戍邊,怎麼辦?

    為了解決軍隊口糧的問題,秦漢時期就有軍屯這一措施。在朱元璋領導軍隊反抗元朝的戰爭時期,手下朱忠就給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於是朱元璋就在其控制區域讓軍隊搞起了“大生產運動”的屯田,因為是軍隊屯田,所以稱為“軍屯”,而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康茂才,康茂才當年收糧15000石。於是朱元璋讓各駐守軍隊繼續屯田。

    措施與效果

    明朝建立後,屯田制度廢除了。現在明太祖為養活一百萬軍隊發愁,大臣宋訥建議恢復屯田制度。

    一:民屯:首先將人多地少地區的老百姓移民到人少地多的地方進行屯田,再招募流民和犯罪人員到偏遠地區屯田,並提供農具、種子、畜力,免稅三年。

    二,在戍邊地區實行“軍屯”,並制定了相關制度:30%的士兵戍守,70%的士兵參與屯田,生產糧食;後來軍屯擴大到內部駐軍地區,更是20%士兵駐守,80%的士兵屯田生產。軍屯制度取得顯著效果,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全國軍屯糧食產量達到500萬石,分到每個士兵可得500石,完全可以滿足軍隊需要。

    朱元璋自誇道:“朕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米”。

    三,明朝的兵役與現在不同,實行軍戶制,一人入伍,其後代男丁成年後都需要入伍,所以看起來每個士兵500石糧食很多,但是每個士兵家裡都有家人需要生活,這樣算下來就很不夠了。而且,這500萬石糧食應該是軍屯糧食最高紀錄。因此,明太祖需要再想辦法解決軍隊糧食問題。

    四,“商屯”,為什麼用雙引號?因為這個商屯當時沒有明確記載,而且也不符合實情的。有關商屯的記載都是後來人想象出來的。

    為了彌補軍隊糧食的不足,朱元璋從人人都離不開的食鹽想到了辦法:“開中制”,那時候從事食鹽販賣是暴力行業,實行國專賣制度,朱元璋把部分鹽引的發放權授給戍邊軍隊。為了賺錢,商人千里迢迢把糧食運送到戍邊軍隊,軍隊驗收後以發給鹽引為報酬,商人憑鹽引到揚州、淮安鹽場換鹽販賣。當時很多從事鹽運的商人都發了大財。

    為什麼說商屯不符合實情呢?

    1,屯田開荒要二三年才能有收穫,投資巨大,還有自然災害的風險,一般沒人願意冒險;

    2,市場風險;比如說雲貴的駐軍,今年需要補充糧食,商屯的糧食可以換成鹽引,如果第二年糧食豐產,雲貴駐軍不需要糧食補充了呢?商屯的糧食怎麼辦?萬里迢迢從雲貴送到遼東去?得不償失!

    3,戰爭風險,

    正是在朱元璋減輕老百姓負擔的想法下,又為了自己統治地位的穩固,明太祖採用了全方位屯田養兵、自力更生的糧食“大生產運動”。

    探祕歷史事件,點評歷史人物,更多精彩與您分享!

  • 4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在邊境屯駐軍隊,是每個朝代都會做的事。邊境之外就是各色各樣的國家,邊境上如果沒有部隊,一旦外敵入侵,就會長驅直入,國家隨時都會陷入戰爭狀態,甚至隨時都會有滅亡的危險。邊境上怎麼可能沒有軍隊屯駐?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明朝北方有元朝殘餘勢力,元朝嗣君逃到漠北草原。所以朱元璋在北平、山西、陝西、黃河南北、甘肅都有軍隊屯駐,明朝軍隊多次和元朝軍隊作戰。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傅友德、藍玉等都是攻打元軍的主將,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病死,他的軍隊後來由李文忠統領。後來燕王朱棣、晉王朱棡率領軍隊鎮守北平。沒有戰事的時候,大部分軍士就在這些邊境屯田。

    明朝初期,西南邊境,很多少數民族經常發動叛亂,朱元璋多次派軍隊平定叛亂,傅友德、鄧愈、藍玉、沐英、周德興、吳良、陳桓、葉升、張龍、何福、茅鼎、唐勝宗、楊璟、黃彬等是平定西南叛亂的主要將領,西南各蠻的叛亂平定後,西平侯沐英留在雲南鎮守,他的後代世代鎮守雲南,直到崇禎年間。

    洪武五年十二月,鄧愈為徵西將軍,統兵征討吐蕃。洪武十年,鄧愈再次奉命征討吐蕃,西平侯沐英為副將,統軍追殺吐蕃軍隊到崑崙山下,俘虜、斬殺吐蕃軍隊一萬多人,俘獲馬、牛、羊十多萬。鄧愈留軍隊戍衛要害之地,在班師回朝的路上,鄧愈病死。

    明朝開國之初,平定廣東等南方各省之後,朱元璋派南雄侯趙庸鎮守廣東。

    明朝從洪武二年的時候起,就經常有倭寇侵犯沿海郡縣,朱元璋多次派軍隊抗倭。很多老將主動請纓抗擊倭寇,沉痛地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

    明朝時期,烏斯藏、高麗、琉球、東南亞各國經常到明朝京師朝貢。烏斯藏就是現在的西藏。《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經過了這個地方,豬八戒的高老莊就在這裡。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軍隊戰鬥非常強,很少敗績,征伐四方,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威震天下。

  • 5 # 旺仔82度牛奶

    在貴州省的安順地區,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群體,他們叫屯堡人,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被稱為“屯堡文化”。這些屯堡人居住的地方便是屯堡文化村。

    關於這個村莊的建立,要從中國明朝初期說起。

    1381年,為了維護大明王朝的一統天下,平定西南動亂,明太祖朱元璋在這一年派大將傅友德和沐英率30萬大軍徵南,經過3個月的戰爭,平定了動亂。

    經過這次事件,朱元璋認識到了西南穩定的重要性,於是命30萬大軍就地屯軍。

    為了鞏固徵南戰爭的勝利成果,使屯戍士兵安心邊陲,朱元璋又以“調北填南”的舉措,從中原、湖廣、江南等省強行徵調大批農民、工匠、役夫、商賈、犯官等遷來黔中,名為“移民就寬鄉”。

    發給農具、耕牛、種子、田地,以3年不納稅的優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與屯軍一起,進一步壯大了屯堡的勢力,形成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構成安順一帶獨特的漢族社會群體——安順屯堡。

    這些人從此紮根邊地,世代延續,形成現在散見於貴州各地的屯堡村落和屯堡人。

    關於這段歷史,在《安順府志 —— 風俗志》中記載:

    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

    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

    在今天的安順,許多大家族的族譜,記載均與史料相同。《葉氏家譜》載:

    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亂之後……令屯軍為民、墾田為生。

    在漫長的歲月中,徵南大軍及家口帶來的各自的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經過600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獨立發展、不斷豐富的歷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遺存,既有地域文化特點,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一方面,他們執著地保留著其先民們的文化個性。另一方面,在長期的耕戰耕讀生活中,他們又創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

  • 6 # 56755722088

    我覺的,朱元璋在戍邊屯兵的決定是正確的,主要原因有二個方面,一,明軍在戍邊屯田屯兵,可以自足自給,豐衣足食,減少老百姓和明政府的負擔,二,明軍在戍邊屯兵,可以起到震懾北元軍隊不敢冒然進犯的作用。

  • 7 # 潘多拉效應

    元朝退出中原逃到漠北後,實力已經大大削弱。明太祖為了剷除心頭大患,在位期間總共組織了八次北伐戰爭,先後派遣數位名將消滅了北元的大部分力量。後來又有明成祖在永樂年間親自帶兵遠征北元。。

    一.設定固守:明太祖在北邊邊防地區設定了衛所等軍事地點,這樣就形成了數千裡聲勢聯絡,構建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二.移民屯田:明太祖十分明白後勤保障對邊防的重要性,在他的思想中,要想戍守邊關,先要吃飽飯。明朝初期,運送後勤物資的物流不暢,糧食需要內地轉運才能到達。於是,明太祖想出一個計策,就是開展屯田戍邊。沒有戰事的時候可以種田,有戰事則戰,這樣可以養兵,而且不增加民眾的負擔。

    三.諸王戍邊:明太祖吸取了歷史上的教訓,認為前朝滅亡是因為缺少親族宗室駐紮邊境,在有敵人進攻的時候,得不到援助。於是,他把邊境險要的地方封給自己的兒子,讓兒子為大明鎮守邊關。

  • 8 # 第一品牌閱讀

    中國在清朝以前歷朝歷代的威脅主要都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包括清朝前期。遊牧民族的戰鬥主要特點就是速度快。

    與遊牧民族的戰爭需要大量的糧草供應,邊疆地方又不是糧食出產地。為了更好的和遊牧民族對抗,在邊疆屯兵並讓其閒時種地自力更生,戰時拿起武器戰鬥,是降低戰爭成本的最佳途徑。

    這也是新疆建設兵團存在的主要原因吧!

  • 9 # 歷史老貓

    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再到明成祖朱棣,為了穩定邊疆統治以及維護朱明政權,一直都在不停的構建邊防體系。這兩位明朝前期統治者的的"邊防思想",對明朝邊防建設以及防禦體系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邊防策略,在開原參將設立之後得以具象化。也就是說"守備為本",從理論走向了實踐。事實證明在明朝前期,開原參將制度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但是在明朝統治的後期,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開原卻變成了清軍開啟明朝國門的鑰匙。

  • 10 # 小龍女5505

    明太祖朱元璋戍邊屯兵是為防備元朝殘餘勢力的反撲和其他異族強敵、保住自己歷盡艱辛,辛苦打下的明朝江山和一手建立起來的大明基業。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要戍邊屯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雷鋒鄉橋棚村鄉間的小路,什麼地方是一瞬間最美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