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以致寫
-
2 # 行走的英語僧
一般要學習下面幾種課程
工程力學、
機械製圖、
機械設計基礎、
電工與電子技術、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機械工程材料、
製造技術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
3 # 職場Office學習圈
作為一名產品結構設計工程師想說:機械工程師其實是個大坑,慎入!
回到正題,想轉行成機械設計師,首先需要掌握最基礎的4門課程:
1機械原理與設計:教你機構選型與校核;
2工程材料基礎: 教你產品設計過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特性,如塑膠件各粒子間的差異,鋼鐵的三把火等等;
3工程製圖:培養你的空間立體感覺,規範你的製圖習慣;
4幾何量公差與檢測(互換性):這門課程教會你零件公差選擇,與尺寸鏈計算
掌握這4門基礎課程,再鍛鍊一下自己的三維軟體和二維軟體的繪圖能力,基本上就可以做一名助理機械設計工程師了。
再然後,隨著工作的深入,你需要懂得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的一些知識,注塑模具,壓鑄模具,衝壓模具的基本原理,生產工藝,以及模具件的缺陷及改善辦法
做了兩三個專案以後,你應該對整個產品開發流程也比較熟悉了,這時候你應該關注一些研發流程上的事,產品怎樣定義的,開發過程中有哪些潛在失效,零件應該安排那些測試等等。
下面這張圖,基本上涵蓋了機械設計師完整的知識體系,你可以參考下。
機械不易,活到老學到老,與君共勉!
需要學習幾門比較專業的課程,我列舉一下啊
1.機械設計基礎
2.CAD製圖
3.工程力學
4.機械製圖
5.材料力學
6.電工與電子技術
需要學習一些畫立體畫的軟體,比如UG、Pro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