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理學名臣,他的思想也是比較正統的儒家思想。《曾國藩家書》前些年一直很熱,曾簡單流覽過,沒有認真學習。按儒家的理路去理解,應該不會錯。儒家比較講求規則,對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較細緻的規定。而這些規則許多是以家訓的形式存在的。它們是各個家族中的優秀人物在對儒家經典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現實情況為子孫後代留下的行為規範,使得後代兒孫在優秀文化浸潤之下,能夠世代興旺發達。比較有名的,有《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諸葛亮戒子書》、《曾國藩家書》等等。
查了一下這句話,大概是:“舉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圓字”。它的意思很簡單,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地方。“重”就是穩重,曾國藩教育他的後代,舉止要穩重。這句話就如小學生守則裡的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一樣好理解。但簡單的語言背後,還是有一些深刻的道理。
“重”是穩重,它的反面是“輕佻。當我們告訴孩子“穩重點”的時候,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體標準的。小孩子都活潑,活潑和穩重是相對的兩個方面,但他們又不相沖突,他們是既對立有統一的。但穩重和輕佻就是衝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前些日子,網上有個熊孩子在公交車上挑逗大人,被暴打的影片。其中的是非曲直這裡不多評論,這裡只講“穩重”與“輕佻”的問題。
先說這個小孩子,他在公交車蹦跳打鬧,就是一種不穩重的表現,可以稱之為輕佻,而不是活潑。活潑是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行為,行為的結果是積極的。小孩子在公交車上鬧不是活潑,並不是說,公交車上就不能體現出一個孩子的活潑,舉止文雅,言語得體,不影響別人,也能體現出活潑來。所以,活潑與穩重不衝突,而輕佻就是不穩重。小孩子在車上用腳去踢大人,最後被暴打,他自己的不穩重,就是主因。
現說這個暴打小孩子的。小孩子討厭,做為大人,應該包容一點,不和他一般見識,這叫自重身份。如果確實無理取鬧,適當的懲戒,也是可以的。但處罰過當,也就失了身份,叫不知自重。在上面的大人與小孩子的行為上,我們可以去體會曾國藩所說的“重”。
舉止真正能達到重,需要的是一種修養。重也有重量之義,重了,就不會輕易活動,就不會隨風搖擺。而隨風搖擺是小人的品格,君子的風格,就是有品有節,也是重。蘇東坡在《留候論》中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說得也有這方面的道理。
穩重過頭了,就會少年老成。但在中國傳統中,認為少年老成是好事情。現代人倒是認為,太穩重了,就會失去活潑。就不可愛了。所以,少年人在培養外在行為穩重的時候,還要注重內在不失活潑的品性。所以,曾國藩後一句又說,行文留心一圓字。如果說重是培養一種人格靜態之美。那麼,圓是培養人格動態之美。重是不動,圓是靈動。行文既是作文,寫文章。做人舉止很沉靜,寫出的文學卻很活潑。這就是人格培養中的陰陽相濟。剛中有柔,柔中有剛。
曾國藩是理學名臣,他的思想也是比較正統的儒家思想。《曾國藩家書》前些年一直很熱,曾簡單流覽過,沒有認真學習。按儒家的理路去理解,應該不會錯。儒家比較講求規則,對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較細緻的規定。而這些規則許多是以家訓的形式存在的。它們是各個家族中的優秀人物在對儒家經典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現實情況為子孫後代留下的行為規範,使得後代兒孫在優秀文化浸潤之下,能夠世代興旺發達。比較有名的,有《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諸葛亮戒子書》、《曾國藩家書》等等。
查了一下這句話,大概是:“舉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圓字”。它的意思很簡單,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地方。“重”就是穩重,曾國藩教育他的後代,舉止要穩重。這句話就如小學生守則裡的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一樣好理解。但簡單的語言背後,還是有一些深刻的道理。
“重”是穩重,它的反面是“輕佻。當我們告訴孩子“穩重點”的時候,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體標準的。小孩子都活潑,活潑和穩重是相對的兩個方面,但他們又不相沖突,他們是既對立有統一的。但穩重和輕佻就是衝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前些日子,網上有個熊孩子在公交車上挑逗大人,被暴打的影片。其中的是非曲直這裡不多評論,這裡只講“穩重”與“輕佻”的問題。
先說這個小孩子,他在公交車蹦跳打鬧,就是一種不穩重的表現,可以稱之為輕佻,而不是活潑。活潑是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行為,行為的結果是積極的。小孩子在公交車上鬧不是活潑,並不是說,公交車上就不能體現出一個孩子的活潑,舉止文雅,言語得體,不影響別人,也能體現出活潑來。所以,活潑與穩重不衝突,而輕佻就是不穩重。小孩子在車上用腳去踢大人,最後被暴打,他自己的不穩重,就是主因。
現說這個暴打小孩子的。小孩子討厭,做為大人,應該包容一點,不和他一般見識,這叫自重身份。如果確實無理取鬧,適當的懲戒,也是可以的。但處罰過當,也就失了身份,叫不知自重。在上面的大人與小孩子的行為上,我們可以去體會曾國藩所說的“重”。
舉止真正能達到重,需要的是一種修養。重也有重量之義,重了,就不會輕易活動,就不會隨風搖擺。而隨風搖擺是小人的品格,君子的風格,就是有品有節,也是重。蘇東坡在《留候論》中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說得也有這方面的道理。
穩重過頭了,就會少年老成。但在中國傳統中,認為少年老成是好事情。現代人倒是認為,太穩重了,就會失去活潑。就不可愛了。所以,少年人在培養外在行為穩重的時候,還要注重內在不失活潑的品性。所以,曾國藩後一句又說,行文留心一圓字。如果說重是培養一種人格靜態之美。那麼,圓是培養人格動態之美。重是不動,圓是靈動。行文既是作文,寫文章。做人舉止很沉靜,寫出的文學卻很活潑。這就是人格培養中的陰陽相濟。剛中有柔,柔中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