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國的一尺約為23.1cm ,1寸約為2.31cm,1尺=10寸。
2、其他時期1尺換算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3、現在的1尺=33.33釐米。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物理、天文、律學、建築、冶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於公元前344年製造的標準量器銅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用度量審其容。
升遺存至今。戰國時期的一件標準量器慄氏量包括升、豆、鬴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詳細記載了製作這件量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術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長度單位的規定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釐米。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釐米)更鑄張衡渾天儀。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釐米)作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臺所標的量天尺都採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製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釐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
在 1300多年間,量天尺尺值恆定不變,保證了天文測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日常用尺,則歷朝趨向變大。
重量單位的規定 春秋中晚期,楚國製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克,一兩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為楚制二斤。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為戰國的一尺。
形式既不同於天平衡杆,也不同於秤桿。可能是介於天平和桿秤之間的衡器。戰國不僅廣泛使用衡器,對槓桿原理也有透徹的認識。《墨經·經下》即有精闢論述。秦漢以後桿秤流行。
1、秦國的一尺約為23.1cm ,1寸約為2.31cm,1尺=10寸。
2、其他時期1尺換算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3、現在的1尺=33.33釐米。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物理、天文、律學、建築、冶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於公元前344年製造的標準量器銅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用度量審其容。
升遺存至今。戰國時期的一件標準量器慄氏量包括升、豆、鬴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詳細記載了製作這件量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術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長度單位的規定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釐米。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釐米)更鑄張衡渾天儀。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釐米)作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臺所標的量天尺都採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製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釐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
在 1300多年間,量天尺尺值恆定不變,保證了天文測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日常用尺,則歷朝趨向變大。
重量單位的規定 春秋中晚期,楚國製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克,一兩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為楚制二斤。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為戰國的一尺。
形式既不同於天平衡杆,也不同於秤桿。可能是介於天平和桿秤之間的衡器。戰國不僅廣泛使用衡器,對槓桿原理也有透徹的認識。《墨經·經下》即有精闢論述。秦漢以後桿秤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