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直面truth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大部分人眼中認為得、過得還不錯的人通常是不會虛度人生的,他們也會認為人生不該虛度,而該怎樣度過,就是各得其所、各奔前程了。

    有人認為與人為善當屬人生最重要的做人原則,也有人認為擁有良好的習慣才會收穫更好的運氣。每個人所遵循的原則秩序及權重都會不同,因此行為也多有不同。

    可總有些為人處世之道是優秀的個體們都會投贊成票的。

    時間是用來利用的,不該拿來打發。身心健康是我們必須要貫穿整個人生的一種責任。對別人發問不如在自我提問中來得透徹。你的行為都由思維決定,改變行為之前需要對自己的思維有所認知。人生不是隻有工作,因此不要因為賺錢而誤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成長的意義就在於人們能不斷察覺細微的問題,然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哪怕問題不會得到解決,這個努力的過程也是值得的。讀書、閱人、旅行、獨處,都會令人不斷自我覺察。照顧好自己得前提是,不給他人添麻煩。自信、自立、自省、自控、自律讓人擁有自由。(把握更多選擇的同時,不後悔、不糾結,更不會委屈)讀過的書中常常會對上述的幾條(包括但不限於)內容有所提及,每本書都是作者經歷過的人生的不同階段總結出來的經驗,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 2 # 秦阡陌

    我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小時侯,家裡很窮,貧賤夫妻百事哀,那時侯爸媽的爭吵打罵充滿我整個童年的記憶。都說孩子是天真的,我不幸家庭養成的自卑敏感的性格,我上學第一天起被同學孤立的經歷,使我很早就明白有一種天真叫不懂遮掩的趨炎附勢。儘管我的母親己經盡力讓我的衣著雖破舊但整潔,我依然被孤立疏遠在同學的說笑遊戲之外,於是我的夥伴只有書。我讀能讀到的所有書,把自己喜歡的課文都背過,人生的最初,我不知道讀書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在父母吵架時,被同學排擠時,為難過找一個出口。直到我升初中那一年,父親在和母親又一次爭吵後,說如果我考不上初中,就不讓我上學了,說我弟弟是男孩可以留級,我一年也不行,我因為怕考不上不能上學而哭了一個晚上,我想當記者,理想第一次那麼清晰和強烈。

    "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侯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牆上寫下這句話那一年,我考上了師範,帶著理想無法實現的遺憾!因為那時侯考中專中師可以吃商品糧,永遠不用再做土裡刨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儘管我初中拚命用那麼多第一證明我想上高中,父親說上高中考不上還得回來種地,白花錢,不供。於是我知道理想和現實隔著先要生活這個無法跨越的距離。後來,我終是沒有當成記者,理想和童年一樣,漸漸風化在時間的長河裡,偶然想起,卻再無波瀾。我先是做教師,後又考上公務員,其中,不乏艱辛坎坷,但不管人生如何起落,不管從事何種職業,我始終告誡自己,記得自己從何處來。懵懂的理想雖已遠逝,那一夜,那一句話卻不是刻在牆上,而是刻進了我的生命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桶的水關不住了,一直留著,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