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玉璽,歷朝歷代總的發展趨勢是數量越來越多。
從秦朝開始直到隋朝總數是七枚,分別是"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和“傳國玉璽”。 其中傳國玉璽分量最重,從秦朝一直到五代十國的1100多年裡,傳國玉璽都代表著皇位的合法性,相當於是皇帝的上崗證書,沒有傳國玉璽而稱帝的,會被諷刺為“白版皇帝”。
傳國玉璽之外的六塊玉璽被合稱為“六璽”,因此中國古代也有“天子六璽”的說法,雖然後來歷朝歷代玉璽數量總體都在增加,但秦始皇定下來的"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這六種玉璽基本上一直被沿用。只不過後來習慣稱“璽”為“寶”,比如清朝的皇帝玉璽中就有"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
到唐高祖李淵在位時時期,在之前“六璽”的基礎上增刻了兩枚玉璽,合稱為“八璽”(不含傳國玉璽)。
根據《宋史•輿服志》記載,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戰亂不斷,很多玉璽丟失、毀壞,包括相當於皇帝上崗證書的傳國玉璽也被後唐皇帝李從珂帶在身上陪他自焚了。
玉璽丟的丟,毀的毀,加上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又非常短命,所以“八璽”的規模也一直沒有恢復,直到北周太祖郭威時才又刻了兩塊玉璽,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又刻了一塊名叫"承天受命之寶"的玉璽。之後的北宋皇帝,又相繼增刻了一些玉璽,甚至每每新皇帝繼位,都要重新為自己刻一枚文字為“皇帝恭膺天命之寶”的玉璽,總之這個時期的玉璽制度非常混亂。
後來到宋徽宗崇寧五年時(1106年),在重新刻“六璽”的同時,又刻了“鎮國寶”、“受命寶”兩塊玉璽,總算是恢復了唐朝“八璽”的制度,
後來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又刻了“定命寶”,加上之前的“八璽”,形成了天子“九璽”的規模。
靖康之難,除“受命之寶”、“定命寶”之外,其他的玉璽全部丟失,南宋建國後又陸續刻了一些玉璽。直到建炎十六年(1146年)又才恢復了宋徽宗時期的八璽制度,重新刻印了鎮國神寶,受命寶,天子之寶,天子信寶,天子行寶,皇帝之寶,皇帝信寶,皇帝行寶。加上之前刻的4塊玉璽和北宋流傳下來的“受命之寶”、“定命寶”,南宋皇帝玉璽共有14塊。(不含在世的太上皇使用的玉璽)
南宋之後,玉璽數量猛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共有玉璽17枚,明成祖朱棣時期,又新刻4枚玉璽。嘉靖皇帝時期,不再使用明成祖新刻的4枚玉璽,同時又新刻7枚印章,與明太祖的17枚印章合在一起形成了24塊印章的規模,之後明朝玉璽再無增減。
清朝在乾隆皇帝之前,玉璽制度也比較混亂,沒有形成定製,乾隆皇帝在位時,將玉璽數量定為25塊,此後形成定製直到宣統皇帝退位。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漢紀一》胡三省註釋
2.《宋史•輿服志》
3.《明史•輿服志》
皇帝的玉璽,歷朝歷代總的發展趨勢是數量越來越多。
從秦朝開始直到隋朝總數是七枚,分別是"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和“傳國玉璽”。 其中傳國玉璽分量最重,從秦朝一直到五代十國的1100多年裡,傳國玉璽都代表著皇位的合法性,相當於是皇帝的上崗證書,沒有傳國玉璽而稱帝的,會被諷刺為“白版皇帝”。
傳國玉璽之外的六塊玉璽被合稱為“六璽”,因此中國古代也有“天子六璽”的說法,雖然後來歷朝歷代玉璽數量總體都在增加,但秦始皇定下來的"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這六種玉璽基本上一直被沿用。只不過後來習慣稱“璽”為“寶”,比如清朝的皇帝玉璽中就有"皇帝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
到唐高祖李淵在位時時期,在之前“六璽”的基礎上增刻了兩枚玉璽,合稱為“八璽”(不含傳國玉璽)。
根據《宋史•輿服志》記載,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戰亂不斷,很多玉璽丟失、毀壞,包括相當於皇帝上崗證書的傳國玉璽也被後唐皇帝李從珂帶在身上陪他自焚了。
玉璽丟的丟,毀的毀,加上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又非常短命,所以“八璽”的規模也一直沒有恢復,直到北周太祖郭威時才又刻了兩塊玉璽,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又刻了一塊名叫"承天受命之寶"的玉璽。之後的北宋皇帝,又相繼增刻了一些玉璽,甚至每每新皇帝繼位,都要重新為自己刻一枚文字為“皇帝恭膺天命之寶”的玉璽,總之這個時期的玉璽制度非常混亂。
後來到宋徽宗崇寧五年時(1106年),在重新刻“六璽”的同時,又刻了“鎮國寶”、“受命寶”兩塊玉璽,總算是恢復了唐朝“八璽”的制度,
後來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又刻了“定命寶”,加上之前的“八璽”,形成了天子“九璽”的規模。
靖康之難,除“受命之寶”、“定命寶”之外,其他的玉璽全部丟失,南宋建國後又陸續刻了一些玉璽。直到建炎十六年(1146年)又才恢復了宋徽宗時期的八璽制度,重新刻印了鎮國神寶,受命寶,天子之寶,天子信寶,天子行寶,皇帝之寶,皇帝信寶,皇帝行寶。加上之前刻的4塊玉璽和北宋流傳下來的“受命之寶”、“定命寶”,南宋皇帝玉璽共有14塊。(不含在世的太上皇使用的玉璽)
南宋之後,玉璽數量猛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共有玉璽17枚,明成祖朱棣時期,又新刻4枚玉璽。嘉靖皇帝時期,不再使用明成祖新刻的4枚玉璽,同時又新刻7枚印章,與明太祖的17枚印章合在一起形成了24塊印章的規模,之後明朝玉璽再無增減。
清朝在乾隆皇帝之前,玉璽制度也比較混亂,沒有形成定製,乾隆皇帝在位時,將玉璽數量定為25塊,此後形成定製直到宣統皇帝退位。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漢紀一》胡三省註釋
2.《宋史•輿服志》
3.《明史•輿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