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沉思錄

    當然要反駁了,關鍵是你自己要知道什麼樣的觀念是對的,很多時候不是別人不對,而是自己思想落後,認為別人不對。

  • 2 # 密斯森林

    既不屈服也不反駁,是一場關乎情商的較量。師者不易,學生莫急

    他們每天會面對很多學生,而每一位學生的背後都寄託著整個家裡的希望,這就好比他會同時面對上百個家庭,換用市場維度就是上百個客戶,每一個都和自己的業績息息相關……所以老師的責任重大、壓力也大。

    但是,我們都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誰還沒犯過錯呢?但是請記住,老師的錯誤永遠是口誤和筆誤,學生如果出了錯,還是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其後果就是:“可以理解,但絕不原諒。”

    上述論調是曾經的物理老師告訴我們的,當然那次的氣氛輕鬆、詼諧,但是道理很真切,也很實在。能讓我們笑一笑,卻瞬間意識到更深層的問題。

    突破“單純”的束縛

    學生時代的視角總是很單純,看到的角度也往往是偏頗的,彷彿世界非黑即白,容不得一點兒差錯和不公平,但慢慢你發現,世界上存在最多的是具有過渡感的灰色,而非明亮無比的純色。包容一點,靜下心來,你會發現更多道理。而你眼中糾結的“對”和“錯”都沒有絕對的定論。

    師生間硬碰硬只能說是道理講不通的蠻幹,即傷和氣也處於劣勢。哪怕退一萬步,老師真的一萬個不對,而且只針對你一人猛攻,你也有更可取的做法化解,為自己正名。

    相對高階的做法應該像《如懿傳》裡的嫻妃娘娘一樣,不僅不樹敵,還要讓對方為我所用。而如何適時、討巧地運用好家長這張王牌,也是你需要思考的問題。

    MISS.L建議

    我的建議是,絕不要頂撞,弱化處理哪怕吃點小虧。事後要多請教老師學業上的問題,並對他的學術水平抱以充分的信任,用你的實際行動打動他,扭轉局勢,變被動為主動。

    雖然你還很年輕,但不要只把自己定義為學生,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學會在把控自己的同時,主動“出擊”,合理呼叫“資源”。

  • 3 # 啦啦8嚕嚕

    誠邀。

    猜想提問的應該是學生吧,發現別人三觀不正,也同時說明你正在成長中。記得有人曾說過,成熟的人是不會隨意評論人的三觀的。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有的接受的教育也不同等等,人生中的種種差異都會使人具有不同的三觀 ,三觀只能由自己改變,別人是很難改變的。

    教師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因為職業的原因被帶上了很多光環,如果他只是個普通人,你還會這麼在意他的三觀嗎?還會這樣評判他嗎?我們只能說教師就是普通人,而非聖人。當然,作為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將自己的三觀傳遞給學生,並影響著學生,所以他們應該非常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更多的傳遞社會的正能量,但在無形中也會把他不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

    如果覺得老師的三觀和你的不合,或者覺得他的三觀不正,建議可以在課下單獨和老師交流,更容易化解矛盾或不產生矛盾,不要想著去刻意改變誰的價值觀,因為在每個人的心中都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別人是改變不了的。如果你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就不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上的煤足夠把太平洋燒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