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幾米入兒童國際俱樂部

    這需要針對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和敏感期來分析。

    如果孩子目前在2歲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圍繞他們的就有一個熱點詞【自我意識】

    大家都知道,2歲的寶寶與1歲的時候有著很大差異。他們會說話、有自己的想法,無論身體還是心理,他們都有了一個嶄新的模樣。他們希望有人注意自己,會為了吸引注意力做一些“鬧騰”的事,俗稱“人來瘋”。這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予寶寶充分的關注、給他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少對寶寶說指責與否定的話語,更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吼他。當寶寶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後,他反而會變得更加乖巧。

  • 2 # 書香時代教育

    【孩子尋求關注的原因】

    一般有三個原因:空閒無趣;感覺受到競爭或威脅(他人或物品);真正需要你的關注時。

    【關注的行為表現】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關注,而且會不惜做任何事來獲取關注,包括那些明知會惹惱父母的事(透過行為不當或調皮搗蛋),來尋求注意。

    【關注的心理動機】

    孩子相信,從父母身上獲得依靠感和歸屬感的唯一方式:就是讓大家都圍繞自己而忙,或是得到父母的特別照顧。

    孩子渴望受到父母的任何關注,甚至即使是負面的關注。

    【家庭教育貼士:如何滿足孩子的關注需求】

    貼士1. 【合理關注方式】

    1)用始終如一方式,給予孩子關注;

    2)給孩子的關注,保持適度且和諧的原則。

    貼士2. 【避免負面關注】

    不以憂慮式、挑剔式、控制式、批評式的負面方式來時刻關注孩子。

    貼士3. 【鼓勵關注感受】

    識別孩子尋求你關注的行為,鼓勵這種行為,給予孩子獎勵(肯定的眼神、微笑表情、給孩子擁抱等肢體語言)。

    貼士4. 【解讀行為訊號】

    不受孩子的某些煩擾行為帶來的情緒干擾,而是理智分析行為後面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首先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即使是潛意識、下意識或無意識地)。

    貼士5. 【主動傾聽撫慰】

    透過傾聽孩子的表述,耐心安撫孩子的真正憂慮和心結,折中妥協,解決根本問題,而不糾結於行為衝突表象。

    邀請孩子加入到導致關注衝突和誤解的事件,反過來向孩子尋求“幫助”,分配適合的角色和任務,使孩子感受到價值、被需要、參與感(比如,媽媽晚上在家加班寫工作文件,如果孩子覺得被冷落了,可以邀請孩子幫助自己審校文字、核對數字。。。。甚至幫助端茶倒水等等)。

    貼士7. 【例行活動時間】

    和孩子約定日常例行的時間段,來做互動活動:比如例行的今日趣事分享、陪伴讀書、影音欣賞、棋牌桌遊、傾訴談心等。每次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來保持孩子的興趣和期待。

    貼士8. 【排除外界干擾】

    在這個活動時間段裡,關閉手機和電子裝置,全神貫注避免干擾。

    貼士9. 【學會獨立消遣】

    給予孩子足夠的獨立空間和自主活動、自娛自樂的消遣時間段(提供圖書、玩具等,或引導到某種興趣愛好),這樣可以有意識避免過度關注孩子,同時又保持孩子對關注的適度且積極的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牛幼犬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