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粟豐堂主人

    古代文人在交流中一般都是很含蓄的,對索求字畫更屬“雅事”,所以不會把錢字說出口。在書面上至今沒有看到過具體的句子,但是我個人猜測大概是這樣說吧:“弟仰慕先生久已,今薄備茶禮潤筆,誠請先生大作以生寒舍之輝,望先生大德成全”!

    古代文人稱晚輩或弟子為弟,比自己小的同輩稱老弟。自稱弟是謙卑的意思,薄備茶禮潤筆就是付錢了。

  • 2 # 幻海微舟

    古人向大師求字畫的時候是用文言的。

    很多人一定都比較好奇,古人的講話方式。現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古文,基本上全部都是文言文,如果對文言文不夠特別瞭解,可能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很多時候都會解釋出不一樣的意思。但是文言文難道就真的是古人正常的講話方式嗎?古人平常說話到底用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都是像古書上記載的那些“之乎者也”一樣地交流嗎?

    文言文的原意不是“古代的語言文字”,而是“正規和書面場合使用的語言文字”。

    正因為如此,自先秦至當代,適合“文言”使用的範疇,如法律和政府行政命令、比較雅馴的書函和學術著作,實際上使用的還是“文言文”,只是減少了“之乎者也”的使用(但也比白話文用得多得多,比如“之”這個字在白話和口語中幾乎已經不用了,而上述使用場合即便當代文字也不難看到這個字)。

    今天我們常見的各種文書,其實仍然普遍使用淺近一點的文言文來書寫,有些特別講究的文字,如前些日子媒體刊登的、關於處理某違紀官員的“全不落實、處處違反”,和諸如“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等指示檔案,所使用的其實就是“文言”,只是儘量減少了文言虛詞的使用,這個是和五四後的潮流一脈相承的。當前中國中小學教育加大文言比例,做法雖然可以商榷,但其初衷並非“恢復死的語言”,而是增加人們對這種“活的、但適用範圍侷限於正規和書面場合的語言”之掌握、瞭解和應用能力。

    和文言文相對的則是白話文,而不是“現代文”,白話文歷朝歷代變化很大,地域差別也大,而不像文言文變化相對不大。《史記.陳涉世家》中陳涉同伴所說“夥頤,涉之為王也沉沉哉”,到了南北朝時不加註釋就看不懂了,且這種楚地土白在當時的關中人聽來也宛如外語,而項羽那句文言化的“彼可取而代之”即便不加任何註釋,今天的華人也一看就懂。距今兩千多年的文言語錄《論語》並不難懂,但距今不過百年的吳語白話小說《海上花列傳》你們試試讀一下看?

    五四的白話文運動,其目的主要是杜絕文言文在不適合的白話場合濫用,以及推動文言文表達更大眾化,當然,在特定的時代有矯枉過正之嫌,文言文在其特定的、適合的範圍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強大生命力。

    正因為文言文是“文言”,因此即便古人說話(白話)也不是這樣,而是用“古代的白話文”,期間的區別麼,不妨去看看小說吧——同樣是清代前期小說,《閱微草堂筆記》用了標準文言,《聊齋志異》用了通俗文言,《兒女英雄傳》用了白話,三者的區別一目瞭然。

    古人說話,一定不是文言文。我個人感覺,之所以會出現文言文,一個方面是文化人顯得比老百姓有身份,另一個方面是文言文比較簡潔,過去在竹子上刻字很麻煩,儘可能少刻字,所以文言文生命力很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好我腳很臭,是放泡過的溼茶葉還是乾的可以除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