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質量的傳遞者

    那大家為什麼還樂此不疲自費出書、出詩集呢?

    分個人出書,國家出書兩種。

    一、個人出書

    一是立言。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立言最重要。第一,前兩個不容易做到;第二,就算前兩個做到,最終也要體現在立言上,才能代代相傳,影響深遠,雖死猶生。

    二是總結個人成果。無論成功與否,把個人文章彙總起來,算是對自己讀書生涯的一個總結。如曾國藩詩集、家書。

    三是做指導書。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挑選合適的書籍,用以指導初學者學習。如《文心雕龍》《古文觀止》等。指導如何參加科考的書,也屬於這類。

    四是政治目的。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是想總結朝代興衰之規律,供皇上參考。

    二、國家出書

    主要是彰顯國家實力,古語道:盛事才修書,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按照慣例,總結前朝工作得失,如《二十四史》。其實,這個嚴格來講屬於國家行為,但由於多為主編(或總編纂)負責,所以也可屬於個人主導的出書行為。

  • 2 # 美妙行

    無論什麼朝代,輿論總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能量很大。有供給,往往就有需求,就有利益交換。古時輿論就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讀書人後面往往又連著有能量的人。

  • 3 # BEI玄武

    首先要糾正一下,古人是稿費的。

    在宋代以前,因為印刷術的限制,個人著書立說的也有,但基本上都不是出於經濟目的,而是為了立言,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圖名。人的名望上去了,同樣經濟利益一點也不會少,可以說是利在當下,名垂後世,這絕對是個只賺不賠的買賣。

    宋代印刷術得到極大發展和普及,為著書立說提供了極大方便,這時候已經出現了私營的印刷作坊。他們像今天的書商一樣,會向名家約稿,並且付出報酬,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私人出書已經蔚然成風,而且盜版極其猖獗。有記載清代小說家李漁,有書商約稿,書將成時,因有事外出,結果書稿被盜,這是有明確記載的事情。另外有些不良書商為了賺錢,專門向一些失意文人約稿,出版色情書刊,現在還有很多流傳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照時、怎樣才能拍出時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