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出生遼東海州(今遼寧阜新市),成年時期因後金入侵遼瀋,故外出避難,此後輾轉流離加入明朝軍隊。1623年加入明軍水師(因與父親走散,實則尋找父親下落),1631年因表現良好被提拔為遊擊(武官的職稱,從三品)。1633年尚可喜被上級官員沈世魁意圖誣陷,加以謀害。最終因明朝官員的謀害致使尚可喜轉入後金政府陣營(今清朝愛新覺羅家族)。
皇太極得知收入大將尚可喜,更是喜出望外,第一次見面時,皇太極出城30裡相迎,並且盛讚“達變通權”,“知明運之傾危,識時勢之向背”。盛讚之後並給予尚可喜總兵官(超出遊擊幾個檔次,正二品)之職,賞賜珠寶無數,並歸還尚可喜家人27人。1636年加封尚可喜為智順王,1642年將尚可喜編入漢軍鑲藍旗,1649年改封平南王,賜金印金冊。清朝帝王用最高的禮儀對待尚可喜,對尚可喜而言可謂有知遇之恩。
1655年尚可喜舊病復發,肺不好,咳嗦有痰,而且時常發作,於是尚可喜第一次向順治帝請求解甲歸田,順治帝考慮到五十週歲的尚可喜正是好年齡,更應該為國家為清朝奉獻,所以並未批准尚可喜回老家養病,到1673年,尚可喜發出第十一次申請,請求回老家養病。表明尚可喜並不想佔山為王,也不為權利所誘惑。三藩之亂最終結果也是封地受賞,尚可喜看中的如果是這些就不會在自己的當打之年請求解甲歸田。
平南王在收到康熙撤藩的訊息時,是極力擁護的,無奈自己的兒子尚之信被吳三桂蠱惑,年邁的尚可喜集結兵力反抗北上,吳三桂因擔心尚可喜偷襲後方部隊,起兵北上之意一再延遲,此舉也為清朝集結軍隊,平叛叛亂創造了條件。
1675年康熙帝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尚可喜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尚可喜在自己最後的時光,做好最後為清朝做貢獻的努力,用有限的兵力吸引吳三桂和自己兒子尚之信的軍隊前進。但在1676年時所駐紮的廣州被吳三桂和尚之信就攻下,尚可喜想要懸樑自盡威脅尚之信北上,但未成功。
尚可喜在廣州兵敗後被尚之信軟禁,不出一年的時間,在廣州薨逝,享年73歲。死前他命令下人把皇太極賜予他的官服穿上,並向北叩頭說:“吾受三朝隆恩,時勢至此,不能殺賊,死有餘辜!吾死之後,必返殯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康熙聽說了尚可喜的死訊,賜諡號曰“敬”。1681年歸葬於海州鳳翔山。
尚可喜出生遼東海州(今遼寧阜新市),成年時期因後金入侵遼瀋,故外出避難,此後輾轉流離加入明朝軍隊。1623年加入明軍水師(因與父親走散,實則尋找父親下落),1631年因表現良好被提拔為遊擊(武官的職稱,從三品)。1633年尚可喜被上級官員沈世魁意圖誣陷,加以謀害。最終因明朝官員的謀害致使尚可喜轉入後金政府陣營(今清朝愛新覺羅家族)。
皇太極得知收入大將尚可喜,更是喜出望外,第一次見面時,皇太極出城30裡相迎,並且盛讚“達變通權”,“知明運之傾危,識時勢之向背”。盛讚之後並給予尚可喜總兵官(超出遊擊幾個檔次,正二品)之職,賞賜珠寶無數,並歸還尚可喜家人27人。1636年加封尚可喜為智順王,1642年將尚可喜編入漢軍鑲藍旗,1649年改封平南王,賜金印金冊。清朝帝王用最高的禮儀對待尚可喜,對尚可喜而言可謂有知遇之恩。
1655年尚可喜舊病復發,肺不好,咳嗦有痰,而且時常發作,於是尚可喜第一次向順治帝請求解甲歸田,順治帝考慮到五十週歲的尚可喜正是好年齡,更應該為國家為清朝奉獻,所以並未批准尚可喜回老家養病,到1673年,尚可喜發出第十一次申請,請求回老家養病。表明尚可喜並不想佔山為王,也不為權利所誘惑。三藩之亂最終結果也是封地受賞,尚可喜看中的如果是這些就不會在自己的當打之年請求解甲歸田。
平南王在收到康熙撤藩的訊息時,是極力擁護的,無奈自己的兒子尚之信被吳三桂蠱惑,年邁的尚可喜集結兵力反抗北上,吳三桂因擔心尚可喜偷襲後方部隊,起兵北上之意一再延遲,此舉也為清朝集結軍隊,平叛叛亂創造了條件。
1675年康熙帝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尚可喜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尚可喜在自己最後的時光,做好最後為清朝做貢獻的努力,用有限的兵力吸引吳三桂和自己兒子尚之信的軍隊前進。但在1676年時所駐紮的廣州被吳三桂和尚之信就攻下,尚可喜想要懸樑自盡威脅尚之信北上,但未成功。
尚可喜在廣州兵敗後被尚之信軟禁,不出一年的時間,在廣州薨逝,享年73歲。死前他命令下人把皇太極賜予他的官服穿上,並向北叩頭說:“吾受三朝隆恩,時勢至此,不能殺賊,死有餘辜!吾死之後,必返殯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康熙聽說了尚可喜的死訊,賜諡號曰“敬”。1681年歸葬於海州鳳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