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大仙
-
2 # 歷史研究猿
古代有一種職業,從事這個職業的人都是在夜裡工作,影視劇中經常出現而且出場死亡率很高,這個職業就是更夫,也叫打更的。
更夫是指每天夜裡敲竹梆子或鑼的人。打更是古代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由此產生了一種巡夜的職業更夫,更夫也俗稱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晚上人們在家聽到打更聲就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了。
打更也不是隨便拿著梆子敲的,打更通常是兩個人一起,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敲的這五次也不是隨便敲的,是定時定點的,更夫喊得話和梆子的頻率也不一樣,不只是影視劇裡經常聽到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不同的時辰喊得不一樣。
19點-21點,戌時一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一慢一快,連打三次)21點-23點,亥時二更,關門關窗,防偷防盜;(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23點-1點, 子時三更,平安無事;(一慢兩快)1點-3點, 丑時四更,天寒地凍;(一慢三快)3點-5點, 寅時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體。(一慢四快)
為什麼只打到五更呢?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過了五更,廣大勞動人民就要起床做家務幹活了,沒有夜生活的古代人可是早睡早起的,不只是老百姓,皇帝五更也要開始上早朝了。
打更的歷史源遠流長,起源於原始的巫術,主要起驅鬼的作用。一直到解放之前更夫這個職業一直存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就曾經是打更的,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裡,至今還儲存著其父打更的物品。
-
3 # 鳩磨空
除了保安警察,醫護等必須夜班的。製造業一般都為了節約房租和裝置投入,節約一半成本。這樣看來,製造業工人報酬就更沒吸引力了。
第一種人,夜深人靜,走街串巷,敲鑼吆喝,所有人非但不煩他,大家都還很感激他。
古代在夜晚沒有準確時間是系統,只能依靠人晚上走街串巷,敲竹或鑼的人進行報時,而這些報時的人呢,就叫做更夫。更夫不僅有報時的功能,還有提醒老百姓防火防盜的功能。
第二種人,深更半夜,走街串巷,遇到人便問,一言不合還亮傢伙。
古代衙役分為三班,所以稱之為 “三班衙役”,這裡的三班不是指的,早中晚班,指的是三種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