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
2 # 落雪的時候的你
徽州商人作為中國十大商幫之一,以 “賈而好儒 “而聞名天下。其形成原因之一地理環境:徽州地狹人稠,惡劣的環境逼迫要出遠門求生存。其二:封疆王朝,仕OMG工商,商為四民之末,讀書致士,是抬高身價地位之途徑……其三:徽州很多人都是從中原地區逃到此地,為落根必須要抱團取暖,同時將中原文化發揚光大,聚族而居,所以徽州商人為文化商人異軍突起不為怪了……
徽商的產生首先要歸因於其本地的惡劣條件。徽州山多田少,地狹人稠,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無法承載如此多的人口生存,所以許多徽州人不得不遠走他鄉,在外地從事商業活動,以此養家餬口。但徽商能夠崛起於明清之際,在一眾商人群體中脫穎而出,還要憑藉徽州獨特的地理區位。
明清之際,江南經濟十分繁榮,離徽州不遠便是全國經濟和文化最發達、人口最為稠密的大市場——長江三角洲。自公元10世紀起,長江三角洲地區便長盛不衰,至明清時期達到巔峰。從徽州沿新安江而下,經富春江、錢塘江即可到達杭州, 進入到浙江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區。透過內河航道,還可連線江蘇的蘇、松、常、太各府州。另一條路線,經青弋江等水路進入長江,順流而下就可至南京、鎮江、揚州,發達的水路交通極大地方便了貨物的流轉。
徽州居於上游,到達長江三角洲各府州都是順流而下,便於將徽州的土產如竹、木、石料、藥材、紙、茶葉等外運,回程時則可以運輸絲綢等相對價高質輕的商品。由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眾多, 且生活富裕, 所以木料、石料等建築材料有穩定的需求。
同樣,在文化發達、讀書成風的江南地區, 以竹、木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紙、墨,以石材加工的硯,都有很大的需要量。茶葉和藥材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了這一穩定的大市場,徽商的生存和發展自然不再受制於徽州本地。
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後,徽商將業務範圍擴充套件到當鋪、販鹽等活動,利潤最為客觀的便是販鹽。食鹽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歷來由政府管控,明清時實行由官方控制食鹽銷售許可與配額的制度。徽商依靠已經積累起來的財富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在鹽業經銷上搶佔先機,幾乎壟斷了南方的食鹽經銷。之後,徽商憑藉長三角地區優越的內河航運條件,將手中的食鹽販往各地,獲利頗豐。
徽商能夠集團性崛起的原因還在於其深厚的宗族觀念。在外經商的徽州人自小離家,與本鄉本土聯絡很少,一些徽商後裔甚至逐漸的融入遷入地,但深厚的宗族觀念以及地域觀念促使他們透過會館、行會、同鄉會等途徑維繫著之間的聯絡。在這樣的觀念下,即便徽商離開故土多年,在遷入地繁衍後裔多代,仍能憑藉著同鄉的身份相互扶持,進而促成其集團性的崛起。
參考資料:
1.葛劍雄.從歷史地理看徽商的興衰[J].安徽史學,2004(05):84-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