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里不奚

    魏惠王,魏氏,名罃(yīng),又稱梁惠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52年,壽享82歲。

    魏惠王晚年曾經和孟子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這裡的“晉國”是魏國的自稱,意思是“天下沒有比我魏國更強大的國家,這點老先生你是知道的,可是到了寡人這裡,往東敗給了齊國,還死了我的大兒子;西邊秦國佔領了我七百里國土;往南又受到楚國羞辱。我覺得真丟人!”——魏惠王執掌魏國這半個世紀,正是魏國由盛轉衰的時期。

    是什麼原因讓戰國首強的魏國在惠王這裡衰落了呢?

    1. 痛失人才

    魏惠王在人才的發掘和任用上,非常失敗。

    “東敗於齊”是因為孫臏,“西喪地於秦七百里”是因為商鞅,而這兩位大才都曾經在魏惠王手下任職。一個是兵家大師,一個是法家先驅。試想一下,如果魏惠王沒有錯失這兩個人,讓孫臏治軍,再讓商鞅主持變法,這樣的組合天下哪有敵手?再加上魏國兩代先君打下的堅實基礎,一統天下哪有秦國的份?

    2. 遷都大梁

    公元前361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魏惠王把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大梁是南北交通要道,無需任何政治力量推動,都會自行成為繁華都市。從偏遠的安邑遷到大梁是可以以理解的。可問題是大梁是一個太容易受到攻擊的城市!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孫臏都是攻打大梁來化解趙、韓的危機的。馬陵之戰後,魏國實力受到嚴重削弱,從頭號強國淪為二流強國。魏國稱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此後戰國開始了齊國和秦國爭霸的局面。

    3.“合縱”失敗

    馬陵之戰後魏國一蹶不振,秦國在西邊卻連續向魏國發起進攻,西邊的西河、上郡相繼落入秦國之手。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政策,令東方各國生畏,紛紛支援公孫衍的“合縱”。犀首“佩五國相印”開始了“合縱”運動。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聯合東方五國伐秦,這一次合縱攻秦,參加的有魏、趙、韓、燕、楚五國,推楚懷王為縱長。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故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裡疾在修魚,大敗韓、趙、魏三國聯軍,斬殺8萬餘人,“合縱”失敗。

    魏惠王並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魏國在他手中達到了頂峰,稱霸中原。但是他的東西兩側,秦國和齊國經過變法,實力已經絲毫不弱於魏國,一次次戰爭的失利,讓魏國失去了爭雄的資本,萬劫不復,這不是一個君王一己之力能改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從賬目中分出是公務卡支出轉賬支出還是現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