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氧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地球上大多數生命進行各種活動所必需的物質之一。不過,有人擔心氧氣會被耗盡。這種擔心是不是真的像“杞人憂天”那樣毫無根據呢?在空氣中氧氣佔2l%,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大約需吸入500升的氧氣,撥出約400升的二氧化碳。除人類外,大部分生物同樣也吸收氧氣而釋放二氧化碳。大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是不變的,一般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三,但是生產的發展使煤、石油、天然氣等含碳燃料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逐年增加。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公佈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100年前全世界每年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僅為9600萬噸,而目前則達到50億噸,預計在最近10年將遞增到80億噸,增長速度驚人。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擔心了。
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曾指出: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這種情況十分讓人擔心,地球上的氧氣500年後將全部被消耗光。二氧化碳增多的直接後果,是地球的“溫室效應”,同時使地球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據科學家預測,如果南極大陸的冰川因高溫而融化,其增加的水量可淹掉荷蘭等一些地勢較低的國家,那時的陸地面積很可能只佔地表面積的5%~10%。在更為狹小的陸地上將生存全世界60億~70億的人口,人類恐怕會逐漸滅絕。值得慶幸的是,那些和凱爾文一樣擔心氧氣將會被耗盡的人,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事實上,除了綠色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岩石中所含的碳酸鈣會變成酸式碳酸鈣,這種形式的碳酸鈣可以溶解在水中。此外,還有一個不必擔心氧氣會被耗盡的理由是:地球上生長著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綠色植物,它們在光合作用中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氧氣。因而有人樂觀地認為,地球不會變成二氧化碳的世界,但二氧化碳的含量會略有增加。各國科學家曾積極探索一些新途徑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儘可能將其再生利用,但迄今為止沒有更好的方法增加氧氣的生成。因而科學家們認為,減少森林面積的流失,保護綠色植物,是保護氧氣的最好方法。地球上的氧氣是否真的會耗盡,取決於人類的自身行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減少。
目前,全球工業發展導致碳排放量增多,而釋放碳的過程大多是需要消耗氧氣的,如含碳化合物的燃燒過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氧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地球上大多數生命進行各種活動所必需的物質之一。不過,有人擔心氧氣會被耗盡。這種擔心是不是真的像“杞人憂天”那樣毫無根據呢?在空氣中氧氣佔2l%,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大約需吸入500升的氧氣,撥出約400升的二氧化碳。除人類外,大部分生物同樣也吸收氧氣而釋放二氧化碳。大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是不變的,一般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三,但是生產的發展使煤、石油、天然氣等含碳燃料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逐年增加。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公佈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100年前全世界每年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僅為9600萬噸,而目前則達到50億噸,預計在最近10年將遞增到80億噸,增長速度驚人。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擔心了。
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曾指出: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這種情況十分讓人擔心,地球上的氧氣500年後將全部被消耗光。二氧化碳增多的直接後果,是地球的“溫室效應”,同時使地球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據科學家預測,如果南極大陸的冰川因高溫而融化,其增加的水量可淹掉荷蘭等一些地勢較低的國家,那時的陸地面積很可能只佔地表面積的5%~10%。在更為狹小的陸地上將生存全世界60億~70億的人口,人類恐怕會逐漸滅絕。值得慶幸的是,那些和凱爾文一樣擔心氧氣將會被耗盡的人,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事實上,除了綠色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岩石中所含的碳酸鈣會變成酸式碳酸鈣,這種形式的碳酸鈣可以溶解在水中。此外,還有一個不必擔心氧氣會被耗盡的理由是:地球上生長著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綠色植物,它們在光合作用中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氧氣。因而有人樂觀地認為,地球不會變成二氧化碳的世界,但二氧化碳的含量會略有增加。各國科學家曾積極探索一些新途徑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儘可能將其再生利用,但迄今為止沒有更好的方法增加氧氣的生成。因而科學家們認為,減少森林面積的流失,保護綠色植物,是保護氧氣的最好方法。地球上的氧氣是否真的會耗盡,取決於人類的自身行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