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孩子當天的功課聽懂了沒有。而不是替孩子做作業和替孩子學習。 在向孩子發問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會就事論事。比如當父母問,“今天老師教了什麼”、“今天你學了什麼”時,孩子往往說,“老師教了幾個生字”、 “老師講了幾道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可繼續問,“老師對這些字有什麼要求嗎”、“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今天的作業和老師講的題有什麼關 系”?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這恰好表明孩子還不會“聽課”,但是如果這時候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很快就會學會的。對 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還可在孩子做家庭作業之前,和孩子一起商定今晚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做哪些作業,然後進行哪些預習?這些作業要達到什麼要求(別忘 了對孩子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的培養)?預習要得到什麼?開始的幾天,由父母來記下這些事先商定好的內容,然後幫孩子檢查;以後逐漸讓孩子自己記,父母在結 束時幫助對照檢查;習慣完全養成後,就不用再一一寫在紙上,只需孩子心中明瞭就可以了。但是在作業和預習結束後,家長要再和孩子一起對照目標進行檢查和小 結,知道已經實現了哪些目標,哪些目標還要努力或需要修改。 這個做法恰是對孩子“認真聽講”的培養——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今天晚上應該完成的。漸漸地將這種意識引進課堂學習,從一門功課開始,比如讓孩子每天敘 述“老師在語文課上教了些什麼?提了什麼要求?什麼地方老師講得多,為什麼在這裡講得多?”訓練孩子的聽課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有條件,可與老師核對一 下,看看孩子的敘述是不是符合教學目標。相信在您的訓練之下,您的孩子會聽懂每一節課。(二)、讓孩子給家長講題是一個好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1、 形成約定,孩子給父母講題,為認真聽講打下基礎。在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家長先看看孩子今天將要學習什麼內容,做到家長心中有數。對孩子說:“這個知識,我 也不會,我想請你今天學會了以後,回來也給爸爸(或媽媽)講一講?”這樣就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心理基礎。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聽,老師是 怎麼講的。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是什麼?結論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知識點要注意什麼?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交流和討論中去。 2、 及時交流,家長認真當好學生,仔細分析孩子講課中的存在的問題。孩子回家以後,有時間的話,及時讓孩子把老師講授的題目,再給家長講一次。孩子講題的時 候,家長不要覺得是遊戲,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為是孩子的學生。家長要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將知識點的關鍵地方,向孩子提問,請孩子進行解 答。這樣孩子講起來才會認真,也為孩子下一次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基礎。 3、及時總結,表揚孩子講得好的地方,適當提出孩子的不足。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抓不到重點,或者根本就不會講。不要批評孩子,找出孩子講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提出需要加強的地方,一次最多一個希望。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會不斷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 4、一次講一個題目,除非孩子願意,可以多講一個。內容開始可以由孩子定,他覺得自己可以講的題,後來過渡到由家長在當天所學內容中確定題目,這樣做,只要長期堅持,對於培養孩子的數理分析能力,和數學學科的興趣,應該有很好的作用!
(一)檢查孩子當天的功課聽懂了沒有。而不是替孩子做作業和替孩子學習。 在向孩子發問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會就事論事。比如當父母問,“今天老師教了什麼”、“今天你學了什麼”時,孩子往往說,“老師教了幾個生字”、 “老師講了幾道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可繼續問,“老師對這些字有什麼要求嗎”、“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今天的作業和老師講的題有什麼關 系”?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這恰好表明孩子還不會“聽課”,但是如果這時候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很快就會學會的。對 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還可在孩子做家庭作業之前,和孩子一起商定今晚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做哪些作業,然後進行哪些預習?這些作業要達到什麼要求(別忘 了對孩子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的培養)?預習要得到什麼?開始的幾天,由父母來記下這些事先商定好的內容,然後幫孩子檢查;以後逐漸讓孩子自己記,父母在結 束時幫助對照檢查;習慣完全養成後,就不用再一一寫在紙上,只需孩子心中明瞭就可以了。但是在作業和預習結束後,家長要再和孩子一起對照目標進行檢查和小 結,知道已經實現了哪些目標,哪些目標還要努力或需要修改。 這個做法恰是對孩子“認真聽講”的培養——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今天晚上應該完成的。漸漸地將這種意識引進課堂學習,從一門功課開始,比如讓孩子每天敘 述“老師在語文課上教了些什麼?提了什麼要求?什麼地方老師講得多,為什麼在這裡講得多?”訓練孩子的聽課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有條件,可與老師核對一 下,看看孩子的敘述是不是符合教學目標。相信在您的訓練之下,您的孩子會聽懂每一節課。(二)、讓孩子給家長講題是一個好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1、 形成約定,孩子給父母講題,為認真聽講打下基礎。在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家長先看看孩子今天將要學習什麼內容,做到家長心中有數。對孩子說:“這個知識,我 也不會,我想請你今天學會了以後,回來也給爸爸(或媽媽)講一講?”這樣就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心理基礎。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聽,老師是 怎麼講的。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是什麼?結論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知識點要注意什麼?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交流和討論中去。 2、 及時交流,家長認真當好學生,仔細分析孩子講課中的存在的問題。孩子回家以後,有時間的話,及時讓孩子把老師講授的題目,再給家長講一次。孩子講題的時 候,家長不要覺得是遊戲,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為是孩子的學生。家長要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將知識點的關鍵地方,向孩子提問,請孩子進行解 答。這樣孩子講起來才會認真,也為孩子下一次上課認真聽講打下了基礎。 3、及時總結,表揚孩子講得好的地方,適當提出孩子的不足。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抓不到重點,或者根本就不會講。不要批評孩子,找出孩子講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提出需要加強的地方,一次最多一個希望。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會不斷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 4、一次講一個題目,除非孩子願意,可以多講一個。內容開始可以由孩子定,他覺得自己可以講的題,後來過渡到由家長在當天所學內容中確定題目,這樣做,只要長期堅持,對於培養孩子的數理分析能力,和數學學科的興趣,應該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