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毛阿姨聊營養

    一看就是新手媽媽的問題,而且是個想堅持母乳餵養的新媽媽,這點很贊!

    這位新媽媽關注的問題和其他所有的新手媽媽關注的很一致,我們當媽的在生完孩子之後最擔心的,就是能不能儘快下奶,奶量是不是足夠餵養孩子。

    所以,下奶的方法,催奶的食物,就是很多新手媽媽關注的一個問題。

    那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產後下奶的經驗來分享一下。

    第一個下奶神器---寶寶。

    只有寶寶充分頻繁的吮吸媽媽的乳頭,才會告訴媽媽的大腦:現在分泌的乳汁,寶寶可能不夠吃。這樣大腦才會促進身體各種激素的分泌和協作,從而增加泌乳量。

    我當時家裡準備了手動吸奶器,電動雙邊吸奶器,但我用下來的感覺,還是覺得任何吸奶器都比不上寶寶的吮吸那麼精準有力有效率。

    建議那些覺得自己在月子裡就母乳不足的媽媽,一定一定要增加寶寶吮吸的頻率,而且建議每次讓寶寶吸空一側乳房,再換另一側。這樣呢我們大腦接收到的資訊就會是,寶寶已經吃空了,再多分泌一些乳汁給寶寶吧。

    如果要外出一定記得帶吸奶器,按照寶寶平時在家吃奶的間隔時間去及時的吸奶。如果我們不及時吸奶的話,乳汁囤積在乳房裡,一是容易引起乳腺炎,二是會反饋給大腦一個資訊,就是現在的泌乳量,寶寶已經夠吃了,不需要更多,甚至可以減少一點。這就不利於我們維持泌乳量。最下奶的食物---不油膩的湯湯水水。

    很多媽媽都會在坐月子的時候,被自己的親媽和婆婆投餵很多油膩膩的下奶湯。

    但這種油膩的、重口味的湯水,其實對於哺乳媽媽來說並不健康。

    一方面呢,油膩的湯湯水水熱量太高,很容易催肥哺乳媽媽;

    另一方面呢,太多的脂肪攝入,還有可能會引起媽媽乳腺管的堵塞,從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

    所以儘管我們說湯湯水水是下奶必須、而且是很關鍵的一種食物,但更建議哺乳媽媽們去選擇那些少油清淡的湯,比如說各類蔬菜蛋湯,水果羹,雜糧粥,純牛奶等等,只要是富含水分而且比較有營養的湯羹就可以。如果喝肉湯,建議先把浮油撇去。

    同時建議大家飲食要均衡豐富多樣,無論是肉蛋奶豆魚還是新鮮的蔬菜水果,都要吃到。

    尤其要確保每天和1到2袋純牛奶或者是原味酸奶,這樣才能保證母乳中優質蛋白的含量,提升母乳質量。

    情緒和睡眠也很重要

    我還有一個重要的體會---確保乳汁分泌量穩定的,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和充足的睡眠。

    這一點對於不同的媽媽效果不同,有一些媽媽可能對於情緒的波動更為敏感,比如說和老公一吵架就沒奶了;

    有些媽媽則是睡不夠就沒奶了,這一點因人而異,大家要仔細去觀察自己的情況,再做調整。

    總之,如果寶寶出生後1天內能夠及時嘗試吃母乳,且銜乳姿勢正確,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成功率就會高達90%以上。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孕媽,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都可以實現母乳餵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兩個男的同時喜歡一個女的,怎樣可以知道哪個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