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讀後感
陶淵明詩集中共有飲酒詩60餘首,《陶淵明集序》中,蕭統第一次提示了陶淵明飲酒詩的內涵,“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解釋了陶淵明飲酒詩的深意。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樂,一飲魂銷萬古愁。綜觀陶淵明飲酒詩,亦可領略到詩人純真而又質樸的箇中樂趣。
其一,載酒去塵網——“素位之樂”。
陶淵明一生追求“真”、“樸”、“淳”、“自然”,主張迴歸率性而為的“自然之鄉”,憎惡曲意逢迎的官場生活。早年雖有過鴻鵠之志,但都在黑暗渾濁的社會大氛圍中磨平了稜角。出於生計考慮雖多次為官,但詩人並不快樂,並慨嘆自己的為官生涯是“誤落塵網中”。可見,詩人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何其急切!
晉 元興二年癸卯(四O三),詩人因母親去世,居憂在家,作《和郭主簿》二首,第一首中有“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四句,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卷三評曰:“此陶公自述其素位之樂,其不以貧賤而慕於外,不以富貴而動於中,豈矯情哉?”今歲“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消陰中夏,南風拂裳,閒遊“六藝”,“弱子”咿呀學語,嬉戲一旁,高興之餘載酒揮觴,盡享人倫之樂,自是趣味橫生。此時陶淵明深切感受到脫離“心為形役”的暢快,便欣然寫道:“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其二,有酒且為樂——“樂天之學”。
陶淵明歸田之後的詩《和劉柴桑》中有“穀風轉悽薄,春醪解飢劬。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四句,吳瞻泰《陶詩匯注》卷二評曰:“此詩是靖節樂天之學。”躬耕田野,東風已“悽薄”,薄酒一杯可以解除疲勞,雖說濁酒不如佳釀,但用以調節情趣卻是有勝過無的,既有之則安之,正是詩人“樂天知命”人生觀的體現。
又如《遊斜川》中“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月非所求”,正如詩人所說“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無須太顧慮百年之後的景況, “有酒且為樂”,便是人生快事。再如《雜詩》其四中的“一觴雖獨進,杯盡須自傾”,《飲酒》其九中的“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等均是詩人知命而樂天的精神體現。
飲酒讀後感
陶淵明詩集中共有飲酒詩60餘首,《陶淵明集序》中,蕭統第一次提示了陶淵明飲酒詩的內涵,“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以其獨特的審美視角解釋了陶淵明飲酒詩的深意。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樂,一飲魂銷萬古愁。綜觀陶淵明飲酒詩,亦可領略到詩人純真而又質樸的箇中樂趣。
其一,載酒去塵網——“素位之樂”。
陶淵明一生追求“真”、“樸”、“淳”、“自然”,主張迴歸率性而為的“自然之鄉”,憎惡曲意逢迎的官場生活。早年雖有過鴻鵠之志,但都在黑暗渾濁的社會大氛圍中磨平了稜角。出於生計考慮雖多次為官,但詩人並不快樂,並慨嘆自己的為官生涯是“誤落塵網中”。可見,詩人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何其急切!
晉 元興二年癸卯(四O三),詩人因母親去世,居憂在家,作《和郭主簿》二首,第一首中有“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四句,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卷三評曰:“此陶公自述其素位之樂,其不以貧賤而慕於外,不以富貴而動於中,豈矯情哉?”今歲“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消陰中夏,南風拂裳,閒遊“六藝”,“弱子”咿呀學語,嬉戲一旁,高興之餘載酒揮觴,盡享人倫之樂,自是趣味橫生。此時陶淵明深切感受到脫離“心為形役”的暢快,便欣然寫道:“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其二,有酒且為樂——“樂天之學”。
陶淵明歸田之後的詩《和劉柴桑》中有“穀風轉悽薄,春醪解飢劬。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四句,吳瞻泰《陶詩匯注》卷二評曰:“此詩是靖節樂天之學。”躬耕田野,東風已“悽薄”,薄酒一杯可以解除疲勞,雖說濁酒不如佳釀,但用以調節情趣卻是有勝過無的,既有之則安之,正是詩人“樂天知命”人生觀的體現。
又如《遊斜川》中“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月非所求”,正如詩人所說“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無須太顧慮百年之後的景況, “有酒且為樂”,便是人生快事。再如《雜詩》其四中的“一觴雖獨進,杯盡須自傾”,《飲酒》其九中的“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等均是詩人知命而樂天的精神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