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際名場面

    一.首先,歷史上諸葛亮沒有參加夷陵之戰,《三國演義》就算再喜歡藝術虛構,也不可能在這種大事上無中生有,杜撰情節,像是黃忠這種剛剛去世沒幾年的,倒是可以給他最後的戲份,安排給他夷陵戰死的情節。二.諸葛亮立場為難,演義當中,他已經多次勸過劉備不要發動戰爭,即便要伐吳,也不要御駕親征,但被張飛中途喝斷,且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江東重臣,也需要避嫌,若劉備帶了他去,上下也會有議論。三.雖然演義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被放大了許多,但以劉備的知人之智,還是明白諸葛亮政治才能大於軍事才能的,所以才任命為丞相而不是將軍,而他傾國東征,內部必須有人留守,以當時可以用的人才來說,諸葛亮是最適合負責大後方的,劉備從荊州西進益州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安排,從蜀地打漢中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安排。四.演義中劉備自認為帶兵多年,加上帶了張飛、黃忠等名將,以兵力優勢打個東吳不成問題,不過沒想到張飛還沒出發就死了,但此時各項命令安排都已經公佈下去,臨時改動,呼叫諸葛亮,會打亂很多佈局,同時也不放心。五.蜀地、漢中新定不久,諸葛亮與劉巴、李嚴、法正、伊籍等編制的《蜀科》是治理益州的重要寶典,要打夷陵時,劉巴病重,法正已死,伊籍不足以統攝全域性,李嚴在地方做事,要較好地推行《蜀科》,也非得諸葛亮不可。

    綜上所述,不論是在正史還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不太適合跟隨去夷陵,但卻是鎮守後方的不二人選,故此,他留在了成都而沒有去前線。

    ————————————————————————————————————

    我是《逆三國志》作者鄭勳這是我回答的第35個三國問題啦本號專注三國曆史領域,歡迎小夥伴們長期關注~~評論留言都會認真回覆的~~~~
  • 2 # 徵南校尉

    三國演義中有交代,亮保太子劉禪鎮守成都,後方沒有留守的不行,何況要有人保證糧草軍械供應,換人幹不了不放心啊。

  • 3 # 大白話說金融

    從演義上講,諸葛亮是極力反對劉備討伐孫權的,而這單讓劉備很是不喜歡,所以,即便出征,也不會讓諸葛亮跟隨,而且,劉備這一去,成都需要得力可靠的人鎮守,防止曹操進軍漢中,諸葛亮無疑是最佳人選。從正史上講,諸葛亮並不向演義裡說的那樣足智多謀,而劉備一代英雄,也看得出諸葛亮的長處不在用兵,所以並沒有帶諸葛亮出征,事實上,從劉備進益州奪漢中,諸葛亮都不是第一軍師,進益州帶的是龐統,打漢中帶的是法正,諸葛亮只是搞搞後勤處理下政務而已,劉備也早看出諸葛亮可以治國,統兵征伐不是他的強項,故沒有帶他去。

  • 4 # 大鵬說國學

    皇帝出兵,需要有人守衛國家!此時的劉禪不行不能擔當此任務!

    就像曹操出征,荀彧守國一樣!

    劉邦出征,蕭何守國!

    有成熟太子的就是太子守國!

    要麼就是將軍出征!此時關張已死!趙雲本就不同意!加上劉備要為結拜兄弟報仇就親自出徵,守國的最合適的就是諸葛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女朋友約會的時候,哪些行為會讓她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