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東海蘭天

    我有自我審問過。

    在我上高中時,我就開始自我審問啦。當然這個自我審問,並不是天天搞的。一般到年底,用這麼一、兩個晚上,回想一下這一年來,做了什麼很過分的事情,應該真麼做才好。

    由於我本人,脾氣比較倔強,再加上不太服氣別人,有時遇到事情,處理的就不太妥當。特別是當我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時,更容易走向極端。

    記得上高中一年級時,我去學校總務處買飯票,學校賣飯票的會計,不分青紅皂白,把我說了一通,說我助學金只能領一次,我說我沒領過,這就是第一次。他說,你剛才不是來過了嗎,我說沒有啊,我沒領過。弄的我一頭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氣得我飯票沒買成,接了著就走人啦。後來,我才知道怎麼回事。我一個村裡的我哥和我一個班 ,他剛去過沒多長時間,並且名字和我差不多,重兩個字。這位會計錯誤的認為是一個人啦。就這件事,我上了兩年高中,並且住校,我再沒進過賣飯票的那個門。我都是讓同學帶我買飯票,領助學金。

    當我畢業的那年,我曾就這個事審問過自已,我有錯嗎?沒錯。但確實我也不能那麼做,不就說錯了自已幾句話嗎?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啦,這件事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有時像把刀一樣在刺我的心。因為我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我有審問過自已,你有嗎?

  • 2 # 梅語微風

    我沒有自我審問過,“審問”兩字出自於《禮記·中庸》第十九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裡說的是做為學習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思是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學習的慾望隨之也會消亡,博學也就不可能存在,“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使學習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就不能為自己所用。

    “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問是越辯越明的,不辯的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堅持不懈之意。

    簡單的說就是,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

    以上這些對於我這個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沒有辦法做到,也不可能把自己提升到自我審問這個層面上。我能做的就是透過讀書學習,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所為的自我審問!那就是;“ 急事, 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 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經歷哪些事會讓你心理承受能力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