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敬效

    2019年是不是最終加密與全球金融體系連線的一年,從目前來講,2019年對於加密貨幣(數字貨幣)作為直接支付手段應用於金融領域言之尚早。 加密貨幣,指不依託任何實物,使用密碼演算法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本身也是一種電子貨幣,與現有電子支付最大區別是,它可以基於賬戶也可以不基於賬戶,其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兼具安全性和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但是,目前廣為人知的比特幣和以太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其無中心發行機構,點對點流通,無內在價值,人們持有這些加密數字代幣,大部分是投機或投資,而各國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才是可以做為支付媒介的嚴格意義上的加密貨幣。

    從長遠來看,法定數字貨幣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價值尺度而言,法定數字貨幣在貨幣的價值維度是信用貨幣,有價值錨定和貨幣創造功能,並能穩定貨幣價值;從技術維度來講,法定數字貨幣是運用加密技術、分散式賬本技術的加密貨幣,且不會採用私人數字貨幣的私有鏈,會以公有鏈的形式,達到“前段保密,後端公開”的形式;同時,法定數字貨幣屬於M0範疇,發行後M0在國家的貨幣市場中所佔比例逐年降低(貨幣大都以銀行賬戶的形式存在),未來法定數字貨幣將呈現出更好的品質,讓資料更安全, 讓監管更強大, 讓個人的支付行為更靈動,讓貨幣應用更智慧, 不僅能很好地服務大眾, 同時又能為經濟調控提供有效手段, 還能為監管科技的發展創造堅實的基礎。 基於法定數字貨幣的優勢,各國中央銀行也進行了大範圍的嘗試。早在2016年,加拿大、荷蘭、澳洲等國央行已建立專門研究機構啟動數字貨幣研究,並進行應用實驗。華人民銀行也於2017年2月掛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開展以數字貨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體系中的應用研究,截止到目前各項專利已有86項。而瑞典、日本也宣稱將在2020年前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推出E-Krona、J Coin等數字貨幣,但目前各國均未出現實際落地的大規模實驗,數字貨幣的廣泛應用仍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因此從整體看,無論區塊鏈技術還是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研發都是處於早期階段,雖然全球都已經意識到金融科技對於社會進步的重要性,法定數字貨幣也在未來有可能融入信用貨幣體系,但是法定數字貨幣的實際應用仍需要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對於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而言,如何科學地設定和調控數字貨幣發行量,保證其幣值穩定,是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其次,對於以去中心化為目的產生的區塊鏈技術,如何透過金融科技對其進行革新,從而達到對數字法幣的監管與調控,是擺在央行面前的另一道難題。同時,央行還要面對諸如隱私保護、使用者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難言2019年是加密貨幣與全球金融體系連線的一年。

  • 2 # 上網不插電

    貨幣本身是物品與物品交換的媒介。數字貨幣當我們研究他廣闊的遠景的同時不要忘了它的本身價值含義。

    數字貨幣的發展如果是捨本求末拋棄它本身的含義我相信2019不是它發展連線的一年,而是它消失的一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有熊孩子來家裡坐客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