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編劇演繹法

    在日本嬰兒出生率持續創下新低的大環境下,近年來大量以倡導婚戀、傳授戀愛心法為主題的日劇被拍播。

    如鼓勵大齡剩女勇敢擁抱真愛和小奶狗喜結連理的《anego》;傳授女性如何做可以撩到真命天子的《我選擇了不結婚》;講述工作狂+死宅女性足不出戶順利拿下優質結婚物件的《螢之光》;以及“洗腦”式倡導日本女性以家庭主婦作為工作、與男人契約結婚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四重奏》恰如這片熱鬧喧囂之中的一股清流,冷靜點醒紅塵迷者——對於感情的選擇,再謹慎也不為過。

    編劇坂元裕二的“離婚情結”在《四重奏》女主真紀和丈夫幹生的感情發展中再次體現。

    “我愛她,卻不喜歡她”——真紀偶遇丈夫和女下屬共進晚餐,聽到他如此描述對自己的感情。

    失魂落魄的真紀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對丈夫知之甚少。

    一片片雞毛,灑落在兩個人細碎的生活中。

    為何不能多說一句“我不喜歡擠檸檬汁”,又為何不能多問一句“要不要加檸檬”。

    在經歷了初見的歡喜、激情的庇護之後,從雞毛蒜皮到人生觀念,更多的差異開始逐一顯現。

    真紀和丈夫都開始意識到,兩人關係不舒適的根源並非飲食喜好、行為習慣這些表象原因,而是此前對對方瞭解太少——原本就是行走於平行世界的兩類人,對愛情、婚姻和未來的認知和期許截然不同。

    從小生活順利平淡的丈夫幹生,渴望浪漫、不落俗套的愛情和婚姻,初見真紀時,也是被她小提琴演奏家神秘、優雅的氣質所吸引。

    童年遭遇重大變故,獨自飄零,花費重金更換新身份的真紀,內心極度渴望安穩、平淡、家人式的感情。幹生長相、能力平平,卻有著溫柔、平和的氣質,這讓渴望家庭溫暖的真紀沉溺其中。

    你以為遇到的愛情,其實只是內心缺失的投射。

    兩個人沉浸於頭腦編織的幻象之中,開啟了甜蜜的戀愛期,最後和頭腦中修飾的對方步入結婚殿堂。激情過後是無味。

    在幹生看來,婚前的真紀是懷有夢想、獨立優雅的小提琴家,婚後則變成了關心柴米油鹽、一蔬一飯,每日話題都是家長裡短、超市折扣資訊之類的平凡家庭主婦,甚至作為戀愛禮物的詩集都被真紀當作墊鍋布,這樣的生活讓幹生感到窒息。

    在真紀眼裡,婚前的幹生是溫柔、體貼,給予自己無限溫暖和庇護的守護者,婚後漸漸不愛與自己聊天,晚飯在單位吃的頻率越來越高,這讓她隱隱不安。

    一次追蹤幹生是否有婚外戀的行動,讓真紀聽到了幹生與女下屬的對話,“我愛她,卻不喜歡她”,也許沒有第三者的不愛才是感情中最有無力感的失敗。

    我愛你,可不想和你在一起,心裡牽掛著你,在一起卻不開心。我愛你,卻不喜歡你的小心翼翼,不喜歡你的溫順聽話,甚至連你的溫柔都成為了負擔。我們之間有巨大的空洞,無盡的冷場,深入骨髓的寂寞,這種相敬如賓的恩愛讓人窒息。

    真紀與幹生以有頭腦幻象參與的真愛開始,因為真愛的方向不同分道揚鑣。編劇坂元裕二以默劇留白的方式,在細碎的劇情推進中,娓娓道出平凡生活的人生真相。

    “我無法確定對你是否可以忘懷,可是關於你的未來已經再沒期待。”——關於感情的選擇,再謹慎也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讓你難忘的一餐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