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韓國電影《鳴梁》中,朝鮮水師的戰船除了龜船外,還有裝備大炮的板屋船。日本則是以小早為主,遠端打鐵炮,靠近後跳幫近戰。那麼當時明朝水師的主力戰船是什麼?效能和兵力配置如何呢?
5
回覆列表
  • 1 # 區域拒止

    提到十六世紀末的萬曆北韓戰爭,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大概是李舜臣和北韓龜船。然而,李舜臣和北韓水軍的偉大功績同樣也離不開中國明朝水軍的協助。如果說,曇花一現的龜船是北韓水軍的精銳的話,那麼福船便是明朝水師的中流砥柱。

    (龜船在一系列北韓水師戰役中取得頭功,但因成本高昂,工時長,故實際裝備數量少)

    明朝水師於第二次援朝中前往支援,總兵力為1.3萬人,艦隻數量為500,種類繁多,承擔了進攻作戰主體任務的是福船。福船,顧名思義,是對福建沿海生產的一種船隻總稱,該船底部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有六種大致生產型號。海戰用途的為1,2號。

    (大福船)

    1號福船又稱大福船,首尾高昂,柁樓三重,戰鬥人員容量大。2號福船尺寸稍小,雖然戰鬥人員少,但機動性稍好,經常與大福船搭配作戰。福船的龐大尺寸,和大容量,使得其火力強,武備驚人。根據《武備志》記載,福船頭部裝備紅夷大炮一門,船兩側裝備佛朗機6門,迅雷炮20門,碗口銃3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火藥弩10張(配500支弩箭,300支火箭)。在防護上,福船兩側均有護板,並綁有茅竹。同時船分4層,下層放置壓艙石,第三層放置淡水,第二層為起居室,最上一層為露臺,分佈合理。

    (明朝末年,紅夷大炮可以說是明軍火器的主力輸出)

    但福船也有缺點,那邊是機動性差,無論是1號,還是2號福船,根據《續文獻通考》記載,福船高大,只能靠風力和潮流推動,轉彎掉頭不便,加之吃水又深,在淺海容易擱淺,需要其他小型作戰船隻配合。

    福船可以說古代中國海上作戰船隻發展巔峰,聯想到同時期明朝海戰理論近代化的完成,以及百年後的沉淪,只能感嘆世事無常,英雄無用武之地。看當下神州蛟龍,當開新篇!

    (時過百年,福船在鴉片戰爭中負重前行)

  • 2 # 北洋水兵

    明朝水師戰船主要是大福船,而且分一號和二號兩種型別,基本上都只能裝備十幾門火炮,而且可以推測都不是什麼重型火炮。對比一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明朝水師戰船可以用落後來形容。何止是落後,應該用不堪一擊來形容。

    當然,我們可以根據明朝初年《天妃經》當中對鄭和船隊的圖畫了解,鄭和船隊主要是兩千料的三桅帆船,兩千料差不多是500噸的排水量,古裡的西洋商人參觀以後得評價也是並不比我們差。這時候應該說明朝還是在啃元朝的老本,只可惜過了一百多年元朝的底子禍禍乾淨後退化成這個樣子,也是挺讓人詫異的。其原因很簡單,就是海禁使得海船建造廢弛,同時漕運壓倒海運成為主要運輸方式,使得明朝在造船方面不僅落後於歐洲,甚至出現退化。

    總結,明初在航海方面因為有元朝留下的底子,規模上總體也是十分可觀的,質量上也是不比西洋差(不過洋人質疑為什麼中國船隻不鋪龍骨),而且500噸的三桅帆船跟同時期的西洋帆船相比也不算小(歐洲雖然有不少700-800噸的船隻,但是也有大量400-600噸的船隻),只不過隨著海禁和漕運的興起,元朝的那點底子在最後的工匠消失後徹底湮滅於歷史,從而導致中國在航海方面徹底陷入低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華賦原文楷書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