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戲碎碎念
-
2 # 老牛AK47
最主要的根源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印巴獨立前是由眾多大小不一的邦國組合的國家,甘地希望成為一個多民族共同體的統一國家,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堅持要印巴分治,成立一個伊斯蘭國家,最終選擇了分治,小土邦的歸屬可以自主選擇。恰恰在克什米爾,邦主信印度教,選擇加入印度,民眾卻多屬伊斯蘭信徒,為此雙方立即大打出手,直到今天仍是難解難分。也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再加東巴基斯坦鬧獨立,印度給予全力支援,東巴成了今天的孟加拉,雙方的仇恨更深了。印巴的核武器幾乎就是給對方準備的,對整個世界的危害並不大,倒可以說,核武器抑制了雙方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意願。
-
3 # 布萊克懷特
最基本的理由是對抗印度。
巴基斯坦自獨立以來就在開展核能研究。但是,促使巴基斯坦研究核武器的導火索,是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失敗。這次戰爭導致巴基斯坦被肢解,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戰略操作,意味著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惡意已經接近“滅國”;巴基斯坦被肢解後,只有西巴基斯坦(也即今天的巴基斯坦)獨自面對印度威脅,印巴國力差距空前巨大。
上述兩點意味著:印度無論在意願和能力上,對巴基斯坦的威脅都空前嚴峻。巴基斯坦必須尋找可靠的制敵之策。核武器由於相對簡單易行、成本較低成為最優選項。1972年,也就是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巴基斯坦在總理布托的領導下啟動了核武器專案。
與此同時,印度堅定擁核,也讓巴基斯坦除了擁核別無他法。巴基斯坦打算以核武器抵消印度常規軍力優勢,印度卻打算以核武器進一步擴大對巴基斯坦的軍力優勢。1974年,印度先於巴基斯坦進行了核試驗。巴基斯坦見勢不妙,向印度提出倡議:(1)建立南亞無核區;(2)共同放棄獲取和製造核武器的權利;(3)相互檢查對方核設施;(4)遵守核不擴散條約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決定;(5)簽署雙邊核試驗禁令;(6)建立南亞禁導區等。
上述建議遭到印度的拒絕。核常威脅並進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已經別無選擇,其擁核已經不是為了獲益(謀求優勢),而是為了止損(防止印巴軍力差距拉得過大)。1998年,巴基斯坦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正式宣告成為有核國家。這次核試驗的理由就是:應對印度的核威脅。
回覆列表
如果巴基斯坦沒有核,那麼它可能已經沒了——巴基斯坦稟賦不好,身邊卻靠著一個地球上野心最大的國家,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雖然在我們看來很不咋地,似乎很自不量力,然而說它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卻也一點錯都沒有。
在已經步入“文明社會”後,它依然敢公然用“前進政策”蠶食周邊領土,吞併了錫金,又企圖對不丹和尼泊爾如法炮製。而印巴分治後,印度對“重回英制時期領土”的野心卻從沒停過,非但肢解了巴基斯坦,又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步步緊逼。
二戰以後,與美國做鄰居,可能你會離天堂很遠。與俄羅斯做鄰居,可能你投靠西方後會丟個港口。但是與印度做鄰居,可能你就沒了。
這就是巴基斯坦一定要發展核武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