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融易說
-
2 # 醉眼看市
當P2P漫天廣告的時候,我就看不上,不是看不上收益率。是P2P在當時其實就是把原來的高利貸批上合法外衣,還是用大家的錢去放高利貸。今年爆了很多雷。在這裡奉勸想獲較高收益的人,多學習理財知識。其實不貪,不追求暴利,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資產保值和穩定增值。
-
3 # 牻牛兒
在經歷了市場的大浪淘沙和監管部門的清理整頓之後,會有一小部分規模大、管理強、信譽好的網貸平臺生存下來,這個也是政府監管方面的政策取向。網貸既是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也是傳統金融行業的有益補充,相信會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
4 # 草草說說
三、四年前,有個朋友想做P2P,拉我一起研究了一下,說說當時瞭解的情況。
想做P2P其實很容易,也不用審批,到金融辦填個表登記備案一下就行了,手續一分鐘。搭建網站有專門的軟體公司,大約十幾萬就能建一個,包括手機APP。資金結算有匯付天下之類的服務公司,業務都很成熟。
難度在業務本身。理論上說P2P平臺只是資訊撮合,你有20萬願意出借,正好他需要20萬,你倆覺得很合適,就成交了,P2P平臺賺個資訊服務費。但是理論上的情況現實中很難發生。1、借錢這件事要配對成功,需要借貸雙方在金額、期限、利率、風險程度都匹配才能達成,網站需要集聚極大的流量。2、平臺必須提供借入方的資信評估服務。3、大量金錢經過平臺,平臺本身要有良好的資信。
我們去看了市面上的P2P平臺,做法跟我們想的大不一樣。通常的做法是網站砸錢吸引流量,釋出理財專案,標明期限、利率讓投資者認購,拿了錢去買小貸公司的信貸資產,同時小貸公司承諾對不良貸款承擔回購責任。這樣平臺解決了借貸雙方匹配和貸款質量的問題,對於投資者操作起來簡單明瞭。
我仔細一琢磨,理論上P2P平臺應當是不承擔風險的,而這種模式貸款風險由小貸公司承擔。這不就成了銀行嗎?信貸風險與借款利率成正比是客觀規律,小貸公司的客戶結構決定了它的不良率不會低。且不論風控能力如何,銀行有資本約束,有風險準備金,有不良撥備,小貸公司有嗎?
從現在P2P爆的雷來看,還不是風控能力不足、槓桿過高的問題,實際上小貸公司就平臺自己的,借款人也是自己,完全是詐騙
回覆列表
今年各個網貸平臺紛紛出現“爆雷”現象,今年很多網貸平臺的處境都很困難,接二連三地出現清盤或逾期的狀態,這無疑對金融行業的一大暴擊。
特別在今年6月-9月期間,大面積退潮,一個又一個的網貸平臺倒閉,甚至對於線下實體信貸公司也受到很大的衝擊,資金鍊出現問題,導致沒有資金進行放款,很多平臺的資金方與網貸都有一定的聯絡的。
今年國家對於管控金融行業越來越嚴格,這跟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網貸平臺越來越多,也出現越來越亂越來越不合規的現象有關,國家不整治,網貸只會越來越猖獗。
所以今年的網貸行業並不景氣,真正能生存下來的平臺都是那種大平臺,比較合規的平臺,而那些不合規的小平臺,只能面臨清盤或倒閉。
但還是提醒一下,不管是什麼網貸平臺,網貸都儘量不要去申請太多,國家管得再嚴,也總是會有一些打擦邊球的平臺在,網貸的弊大於利,能不去碰就不要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