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偵探喵星人

    1781年,在發現天王星之後,根據計算,科學家預測,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還有一個小行星。到了1801年,終於發現位於小行星帶的穀神星,接下來,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很多小行星。於是,這片區域就被稱為小行星帶。

    目前,科學家估計那裡至少有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但是那裡小行星的大小,和執行狀態都不同於其他天體。

    那裡99%以上的小行星都形同宇宙塵埃,最大的穀神星,其直徑才950公里,除此之外,沒有稱得上是矮行星的小行星了。而且奇怪的是,這片區域的小行星其執行都異常的安靜。要知道,它們附近的木星可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了。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以下幾種猜想。

    第一,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形成之初就存在的。當時,太陽系正在發育期,宇宙物質不斷的形成 各大行星,衛星。然而,有一部分沒有足夠的條件變成足夠大的天體,也就佔不到大行星軌道,甚至衛星軌道也沒有了它們的份。但是,有逃不出萬有引力的魔爪,所以就留在了這裡。

    第二,在木星和火星之間,曾經存在著一顆大行星。而這顆行星的體積和火星差不多。但是後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顆行星就爆炸了,其爆炸產生的小天體,就遺留此處,和其他還未形成的宇宙塵埃佔據了這條小行星帶。

    第三,太陽系外的“旅客”。宇宙中並沒有誰規定好的道路,誰的引力大,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小弟”,因此,宇宙天體在飛行到太陽系的引力範圍時,就被引力捉住了,並且留了下來。

    以上三點是對小行星帶形成的猜測。最後其之所以能夠穩定存在,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那裡是太陽引力和木星引力的平衡之處。可以說,這裡是太陽系引力的“留白”。

  • 2 # 兵器瞭望臺

    木星與火星之前的小行星帶形成的時間也很早,可追溯到太陽系誕生的時候,相當於46億年前。小行星帶之所以沒有被清空,也恰恰是因為木星的存在。根據目前主流的理論,太陽系起源於超新星爆發後所產生的星雲,那時的星雲中存在著大量塵埃、氣體等物質。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物質因為引力的塌陷而形成旋轉的盤狀,這些物質不斷互相吸積,從一些小顆粒逐漸變成更大的固態物質,慢慢的便演變出了眾多小行星,它們有些經過不斷的累計質量的過程,最終成為太陽系中的岩石行星或氣態行星。

    與此同時,在太陽系核心位置的氫元素也逐漸聚集形成了一顆恆星,也就是太陽。這些行星與太陽慢慢構成了太陽系的雛形,其中所形成的小行星大量存在於太陽系當中,在執行速度較高的區域,碰撞會使這些小行星破碎,從而抑制了它們自身的質量累積。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很多會與木星發生軌道共振的地方,當小行星經過這些區域的時候,便會擾動小行星的執行軌道,增加了小行星之間的相對速度,以及互相碰撞的機率,所以小行星在這片區域不會因為質量累積而演變成新的行星。而目前小行星帶的質量也不過是原始小行星帶的一小部分,原來的小行星帶質量應該與地球相當,這其中大部分物質在重力擾動的作用下被拋離了出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後,血壓降得越低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