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手工的寶媽梅
-
2 # 姿顏到處跑
漢服的話很難和熊貓元素搭配在一起,無論是字畫陶瓷青銅器等等都是龍虎居多,畢竟熊貓文化在中華文化板塊不如虎文化
-
3 # 戰鬥貓
我覺得不可以。熊貓本來就已經很可愛了,也非常有特色了,為什麼不能維持它本身的現狀呢?為什麼不能讓它們做回真實的自我呢?
-
4 # 根芥微塵
同為中華文化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和大熊貓如果能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我個人以為,效果應該會很不錯的,說不好還能碰撞出火花,從而席捲時尚浪潮呢。
先說漢服。
漢服,又稱漢裝、華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
身著漢服的女子
它歷史悠久,《史記》記載,最初由黃帝所制,基本成熟於春秋戰國,定型於秦朝,完善於兩漢,繼承於此後歷朝歷代;它衣料製材多種,麻、棉、布、帛、綢、縑均可入料縫製;它樣式種類繁多,冕服(上衣下裳,注意,此處讀cháng)、深衣(把上衣下裳縫製在一起)、襦裙(短衣)、通裁(類似長衫),等等,不一而足;它紋飾多彩,配妝豐富;它風格端莊而大氣、飄逸而靈動。
可以說,漢服直觀地反映了漢民族的審美觀念和文化傳統,具有深沉博大的文化內涵和令人見而心喜的神奇魅力。
再說大熊貓。
雖然中國古籍中多有記載,但總因沒有圖畫、語焉不詳,而讓人感覺存有疑竇。
大熊貓真正風靡全球,是近代才有的事,還是由法華人戴維首先推動的:
後來法國科學家根據戴維的發現報告和實物標本,整理成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科學年報》上。一下子就引起了世界轟動,從而讓熊貓迅速全球化。
時至今天,呆萌可愛的大熊貓在全球的認是相當地高,成為一張時髦熱火的中國名片。連好萊塢都曾放低身段,拍攝出優秀動畫電影《功夫熊貓》,還是連拍好幾部,在全球廣泛發行。
真正弄清楚了漢服和大熊貓的“內涵”,最後我們再說它們二者的融合。我覺得這就是文化再創造的過程了。
在這裡,談幾點個人建議:
第一、漢服和大熊貓的融合,要突破思維定勢——不一定是非要在漢服上點綴一個熊貓了事(當然,這樣做也不一定就不好),還可以是把這兩樣中國元素完美地糅合融合進一個主題當中去。
也就是說,不要生硬地強拉硬扯,要順水推舟、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才好。
第二,要創作一個好的故事核心,從而承托起主題,這是這個文創作品的關鍵。要想形象直觀,莫如講一個好故事,透過人物、情節、環境的塑造表現烘托主題。
故事,可以是根植於傳統文化,另起爐灶,也可以是“舊瓶裝新酒”,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那樣合理改編,承載起新的時代思潮和審美觀念。
第三、文創的過程,不妨多進行些“頭腦風暴“,圍繞主題,結合漢服、大熊貓兩大元素,大膽想象,鼓勵質疑,小心論證,寫出報告。
回覆列表
如果這兩種元素可以融合在一起,則更能突出中華的特色了。大熊貓是國寶,漢服是隻有中國才有的特色。兩者結合在一起,勢必會把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與漢服的溫婉賢淑,可愛大方的所具有東方之美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的。
漢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中華天朝衣冠,禮儀之邦綜合提現。兩者融合將是一次更具有東方特色的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