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處的設立最終讓皇權的專制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八旗議政制度名存實亡,最終到乾隆年間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消失了。
在入關前,後金八旗的旗主那是相當風光。各旗軍隊、財物、人員都是旗主的私產,軍國大政更是必須八旗聯合商議決定。這個時候的後金你可以看成長白山八旗聯合酋長國。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皇太極將原來的旗主貝勒全部封王,並令除八旗固山額真繼續兼議政大臣外,每旗另設議政大臣三員。後金歷史上正式出現了“議政大臣”的職名。此後清朝宗室貴族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被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是一種正式的職銜,必須經過皇帝的任命。同樣撤銷某一貴族或大臣的“議政”資格也必須皇帝本人首肯。八旗各旗主的權力在此時開始逐漸擴大到朝野的各個角落。但是皇太極也多了個心眼。入關後,皇太極讓八旗官兵開始實行俸餉制,吃起了皇糧,讓以前普通旗人與旗主的經濟依賴關係不復存在。
但是還需要依靠八旗各旗主為自己出力的皇太極,顯然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限制八旗的勢力滲透。只能預設甚至縱容八旗議政這一畸形的制度,影響著清廷的國策。權力到達頂峰的八旗議政制度下,議政王大臣權力大到可以左右皇位繼承人。比如6歲登基的順治帝就是由多爾袞扶植上位,同理8歲登基的康熙背後也站著支援自己的議政王大臣們。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策,甚至連皇帝不能更改。滿清入關後,隨著八旗擴軍,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也在不斷增多。蒙八旗的固山額真,以及朝廷內的六部滿蒙尚書也列為議政大臣。此時八旗議政制度達到了權力的頂峰!
然而隨著南明勢力被逐漸剿除,夢想統一全國的清廷皇帝意識到必須想辦法鉗制越來越不受控制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順治年間,全國未定,雖然在統治期間,他收回了對議政王大臣的任命權,但徹底消滅八旗議政的任務只能交給下一代。
而小麻子康熙更是個能惹事又打不贏的主,打吳三桂等到吳三桂中風,徵格爾丹等到格爾丹馬上風,打鄭氏等到別人手下投降,折騰了一輩子的他也沒閒心來處理議政大臣們。不過當了幾十年皇帝的康熙還是為後來者鋪平了道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年麻子取消了只能本旗人任本旗都統、副都統的制度。從此八旗領主對本旗所擁有的軍權被嚴重削弱。
到了靠政治手腕強勢上位的雍正帝上臺,議政大臣們的好日子算到了頭。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開始只限於軍務、旗務﹑少數民族事務等,而國內承平,其中最重要議軍務也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有了軍機處的雍正根本不用再看那群議政大臣的臉色。八旗旗主的權力基本就是名存實亡了。
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康熙的孫子乾隆帝徹底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隨之消失。所以電視劇紀曉嵐裡大煙袋用旗主身份敲打和珅的劇情,還真不太可能出現,畢竟那時候的旗主已經算是富貴閒人了。
軍機處的設立最終讓皇權的專制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八旗議政制度名存實亡,最終到乾隆年間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消失了。
在入關前,後金八旗的旗主那是相當風光。各旗軍隊、財物、人員都是旗主的私產,軍國大政更是必須八旗聯合商議決定。這個時候的後金你可以看成長白山八旗聯合酋長國。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皇太極將原來的旗主貝勒全部封王,並令除八旗固山額真繼續兼議政大臣外,每旗另設議政大臣三員。後金歷史上正式出現了“議政大臣”的職名。此後清朝宗室貴族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被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是一種正式的職銜,必須經過皇帝的任命。同樣撤銷某一貴族或大臣的“議政”資格也必須皇帝本人首肯。八旗各旗主的權力在此時開始逐漸擴大到朝野的各個角落。但是皇太極也多了個心眼。入關後,皇太極讓八旗官兵開始實行俸餉制,吃起了皇糧,讓以前普通旗人與旗主的經濟依賴關係不復存在。
但是還需要依靠八旗各旗主為自己出力的皇太極,顯然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限制八旗的勢力滲透。只能預設甚至縱容八旗議政這一畸形的制度,影響著清廷的國策。權力到達頂峰的八旗議政制度下,議政王大臣權力大到可以左右皇位繼承人。比如6歲登基的順治帝就是由多爾袞扶植上位,同理8歲登基的康熙背後也站著支援自己的議政王大臣們。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策,甚至連皇帝不能更改。滿清入關後,隨著八旗擴軍,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也在不斷增多。蒙八旗的固山額真,以及朝廷內的六部滿蒙尚書也列為議政大臣。此時八旗議政制度達到了權力的頂峰!
然而隨著南明勢力被逐漸剿除,夢想統一全國的清廷皇帝意識到必須想辦法鉗制越來越不受控制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順治年間,全國未定,雖然在統治期間,他收回了對議政王大臣的任命權,但徹底消滅八旗議政的任務只能交給下一代。
而小麻子康熙更是個能惹事又打不贏的主,打吳三桂等到吳三桂中風,徵格爾丹等到格爾丹馬上風,打鄭氏等到別人手下投降,折騰了一輩子的他也沒閒心來處理議政大臣們。不過當了幾十年皇帝的康熙還是為後來者鋪平了道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年麻子取消了只能本旗人任本旗都統、副都統的制度。從此八旗領主對本旗所擁有的軍權被嚴重削弱。
雍正設立的軍機處,表面上作為贊襄皇帝決策的機構。實則將所有權力日益集中於皇帝。到了靠政治手腕強勢上位的雍正帝上臺,議政大臣們的好日子算到了頭。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開始只限於軍務、旗務﹑少數民族事務等,而國內承平,其中最重要議軍務也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有了軍機處的雍正根本不用再看那群議政大臣的臉色。八旗旗主的權力基本就是名存實亡了。
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康熙的孫子乾隆帝徹底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隨之消失。所以電視劇紀曉嵐裡大煙袋用旗主身份敲打和珅的劇情,還真不太可能出現,畢竟那時候的旗主已經算是富貴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