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間限制你的自由
-
2 # 錦繡史官
春秋戰國時發展起來的一種平日裡穿的衣服叫深衣,其興起的原因,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製作衣服的水平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百花齊放,儒、墨、法各家都有自己關於服飾的論斷。
深衣的規格
左右兩襟相疊,形成了交叉的領口,這種領口叫做交領,又叫做袷。衣服的袖子叫做褎(音袖)或者袂,袂的上方平直,下方呈圓弧形。大袖子還有一種稱法,叫做“逢腋”。袖子的袖口叫做“祛”,袖口的寬度是一尺二寸。有出土完好的深衣,它的款式交領直襟、寬身大袖、結構為上衣下裳分裁,而後縫製成一體的長衣。上衣有四至八片、下裳有四至九片,與文獻中記載的深衣結構相同,但是片數有異,應該是由當時的紡織布料寬度所限造成的。另外,由於有刺繡,為了使一個完整的內容繡在同一片衣料上,也會減少片數。
看上去穿起來比較隨意不是很拘束,而且咱們看電視劇有很多時候會看到他們的袖子很大,袖子裡面會放一些東西,具體是不是真的,沒顧上去考證,不過那麼大的袖子一定有它的作用吧?
再來說說清代的旗裝
說起旗裝讓人就想到改良後的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 和女性國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儘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
旗裝的規格
旗裝大多采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鬆,下襬不開衩,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旗裝色彩鮮豔複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
旗裝雖說沒有旗袍凸顯身材,但是它相對深衣更加的修身一點,當然是相對來說,不是真正的修身,不然清朝當時的官員到時帶兵打仗也不方便,婦人們幹活也靈活。
先說深衣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秦漢婦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旗裝,是滿族的傳統服飾,並作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統一的一種袍式服裝,所以叫旗裝,滿語稱"衣介"。"旗裝"又叫"旗服",分為單、夾、皮、棉四種。傳統的男式旗人之袍和女式旗人之袍被稱為旗裝,是中國滿族的傳統服飾。
女子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腳著長筒白絲襪,穿花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裝面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襬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服飾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
其實這兩種意識最大的差別便是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漢族文化中的差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