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花草的農人

    放假了,回到了久違的老家,可是總覺得怪怪的,好像缺少了什麼,同樣是過年,年是同樣的年,為何沒有小時候的年味了,說起這個話題,總有太多的感慨,下面簡單說說,和大家交流一下,看大家有沒有同感?

    一,原來的年可以滿足我們貪吃愛玩的慾望

    原來的物質比較匱乏,基本可以說處於缺吃少喝的狀態,水果、肉食以及甜品,這些天生就是孩子們的最愛,可是連吃喝都無法保證的年代,這些東西就成了難得的奢侈品,平常誰能吃上呢?可是到了過年就大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吃上嚮往已久的食品,你說我們小時候喜歡不喜歡過年呢?

    那時候,父母會手工製作一些食品,比如說疊糖、炸麻葉,這些活動在孩子們看來如此有趣,既像遊戲還可美食,你說孩子們喜歡不喜歡呢?現在的人們,為掙錢而奔波,誰還會炸麻葉和疊糖呢?更重要的是,在過年時,我們得到一些壓歲錢,可以購買自己所心愛的玩具,購買…

    小時候,對於過年就是一字“盼”啊!

    二,生活的節奏快,人們的壓力山大,以至於一些年俗活動無法進行

    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平常也吃過了,稀罕好玩的玩具平常也玩膩了,過年即使有了這些東西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稀罕。

    再說了,人們現在大都比較忙碌,也不會去親自制作什麼食品,而是去超市購買,什麼打年糕炸麻葉的年俗,由於時間的關係,人們也不會去製作,所以這些美麗的年俗也就成了回憶。

    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人們忙於生活,忙於打工,不會去成立什麼高蹺隊、腰鼓隊,過年也是象徵性的看看老人,然後又無奈的奔赴他鄉,為生活所迫,生活壓力的變大,哪裡有心情去體會所謂的年味,當人們都無心搞一些喜慶活動時,原來濃濃的年味就沒了。

    三,總結

    當然,現在人們還由於環保觀念的提高,煙花爆竹慢慢消失,手機網路的發展,人們更熱衷於網路拜年,而不是像原來一樣,走親串友,團聚一堂。當大家沉醉於網路的時候,親情友情好像是一種應付,看著是進步,其實呢,我們喪失了太多太多。年味沒了,過年的感覺也是依稀平常了,可謂是年不像年了。

    我覺得人們應該多走動走動,再忙也參加一些年俗活動,不為別的,只為能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些溫馨的回憶,只為一種文化的傳承。

  • 2 # 宜濱獨釣

    小時候是社會主義!農村是人民公社,大隊。過年每個大隊都有樣板戲,可以放鞭炮,大隊幹部組織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年味十足!

    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鄉鎮,村委會。過年沒有一點年味,成年人幾乎都是農民工返鄉過年,大部分都在棋牌室娛樂,有的跑到KTV唱歌,反正大街上看不到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子支付成為主流,虛擬貨幣重創,如何平衡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