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諞秦腔
-
2 # 黃梅戲楠楠
秦腔經典劇目《三滴血》,是有“東方莎翁”之美譽的劇作家範紫東先生的代表作,寫於1918年,距今巳整整一百年了。
《三滴血》進述了這樣的故事:山西商人周仁瑞在陝西經商時,他的妻子一胎產二子而亡,周仁瑞親自撫養大兒子周天佑。二兒子賣給了李三娘,改名為李遇春,並與自已的女兒李晚春訂婚。後來周仁瑞經商虧本,帶兒子回到山西。他弟周仁祥獨霸家產,不認周天佑這個侄兒,告到五臺縣衙。縣官晉信書以滴血之法斷周天佑非周仁瑞親生兒子,強令拆散。
李遇春長大成人,三娘亡故。惡少阮自用垂涎李晚春的美貌,假造婚書逼李晚春與其成婚。晉信書又以滴血法斷李晚春和李遇春為親兄妹。在與阮自用的花燭之夜,李晚春逃了出來。
周仁瑞尋找天佑時遇到了李晚春的奶孃,奶孃隨周仁瑞前往縣衙對質。晉信書竟然還以滴血法斷定周仁祥與其子牛娃非血緣關係,錯誤百出。後來周天佑和李遇春結盟投軍,並各在疆場立功受封當官後,提審縣令晉信書,冤案始明,闔家團圓。晉信書因主觀斷案被罷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古人很早知道血型的遺傳關係,並運用之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和難題。可以看成是最原始的DNA檢測法,而且有一定的準確性。
而《三滴血》中的滴血認親又引出了一樁冤情。這是為什麼呢?這反映了隨著社會和科學的進步,人們對滴血認親的準確性提出了質疑。現代科學已證明同型的血相溶的現象,但並非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的血都相溶,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只要是同型的也不凝結,這個道理現在小學生課本里都有了。
血型是遺傳的,子女的血型由父母的血型所決定。這又和基因有關係了,父母的血型與子女的血型可能並不一致,或同一對父母的兄弟姐妹的血型不相同,這是正常的現象,是ABO血型的遺傳現象。其遺傳規律是:父母的一方是O型時不會產生AB型的子女;父母的一方是AB型時不會出現O型的子女;父母的血型為O型與AB型的配合時,子女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子女不會與父母任何一方的血型相同。也就是說滴血認親不能確定一個人的親生父母,但能確定不是這個人的親生父母。
回覆列表
《三滴血》這齣戲是秦腔特有的劇目,是由有“東方沙翁”之稱的秦腔著名作家範紫東先生的代表作,也是秦腔百年劇社易俗社的看家戲。《三滴血》這齣戲的出現,正是上世紀初中國社會形態出現劇烈變革的時期,各種思想相互碰撞,人們出現了凡是外來的都是好的教條主義思想,該劇正是透過戲曲的手法,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為主線,批判現實生活中的教條主義。《三滴血》中透過前後兩次經過荒唐的滴血認親,最後向人們說明了一個簡單的生活常識,那就是無論什麼樣的血,在氣溫回升的情況下,都不能夠粘連到一起,相反,隨著氣溫的下降,什麼樣的血都能夠融合到一起,從而說明了“滴血認親”的荒唐。而現代醫學上的DNA基因技術,透過科學儀器的檢測,準確率高達99%以上,其有非常紮實可靠的科學依據,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確定的是《三滴血》中的滴血認親是教條主義的封建思想作祟下荒唐舉動,而現代DNA技術是現代科技和醫學理論實踐的結構,二者沒有任何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