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Talk工控白

    題目說的應該是Teredo,而不是meredo。這是一種網際網路協議的隧道技術,此隧道技術叫Teredo,用來解決IPV4向IPV6過渡過程存在的問題。

    隧道應該很好理解,比如一座大山阻礙兩邊的通往,此時把大山挖隧道不就解決了從山這頭到山那頭的問題了。由於IPV4通往IPV6不是很順利,因此用隧道技術-Teredo就可以解決,與人挖隧道道理如出一轍。區別就是網際網路協議中的隧道是虛擬的,而此隧道是看的見。

    為什麼要用隧道技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還得從網際網路協議IPV4說起。IPV4的地址是32位應該知道,理論上來說就應該有2^32(約43億)個可用的地址。隨著近些年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盡然出現IPV4這麼多地址用完了,猜想當時的設計人員可能也沒有考慮過地址會用完的一天,地址耗盡時間盡然在2011年2月3號,可想而知網際網路發展的多麼迅猛。既然IPV4地址耗盡了就要有新的網際網路協議來頂位,於是IPV6網際網路協議問世了。雖然IPV6地址為128位,目前是用不完的。但是IPV4協議擁有廣泛的網路基礎設施,絕大多數裝置跟IPV6不相容,而且在過去的幾十年IPV4積累了大量使用者,完成從IPV4過渡到IPV6難度較大,存在的問題也多。

    為了是IPV4過渡到IPV6進行的順利,通道技術的應用廣泛起來。隧道技術指的是將IPV6資料報文封裝在IPV4資料報文的資料部分或資料部分的負載中,由一整套IPV4機制傳送至目的端,然後將IPV6資料報文還原出來。從隧道技術的闡述,可以看的出隧道技術的本質就是一個封裝和還原過程。

    最開始用的是6to4和ISATAP隧道技術,但是在這之前為了緩解IPV4地址枯竭問題,採用了大量的NAT網路(網路地址翻譯),導致絕大多數NAT裝置只支援TCP和UDP等幾種較常見的報文轉發,故此兩種隧道很難穿透NAT。於是,新的隧道技術誕生-Teredo,它就能穿透NAT通往IPV6,從而推動IPV6的普及,同時取代IPV4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題目說的理解Teredo,其實就是連通IPV4與IPV6的通路,實現IPV4順利的過渡到IPV6而採用的一種隧道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左腎和右腎的功能是怎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