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涼州有X-Trail,壯哉高將軍!

    陷陣無懼色,清白有威聲。

    耿耿骨七尺,烈烈耀三分。

    何言縛虎急?視死如歸塵。

    在漢末三分這段波瀾壯闊的時代,有許多人值得我們敬重。如王威,如張任,如高順。

    呂布手下有八位健將,張遼、臧霸、郝萌、曹性、魏續、宋憲、成廉、侯成。張遼和臧霸各領三位戰將,數萬人馬,組成了呂布的主力部隊。

    而高順則獨立於這些部隊之外,他另領一軍,這支部隊人數不多,七百來人,但都是由最勇猛的健兒組成,個個驍勇敢戰,悍不畏死。

    往往在戰鬥到了最激烈的僵持階段,高順就率領這支部隊出現在戰場上,一個衝鋒就把敵人摧枯拉朽地打垮了,起到一錘定音,扭轉戰局的效果。

    要說武藝,高順雖然不能在猛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也完全能拿得出手。

    呂布與曹操在濮陽兩軍對壘,打得難解難分。陳宮給呂布出了個主意,讓城中的富戶向曹操假意詐降,裡應外合,誘曹操上鉤。曹操信以為真,屆時就率兵前來。為了把戲演得逼真一點,高順和侯成就率兵抵擋,於是就與曹軍猛將典韋交鋒。

    原著中說,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敗回城去。典韋追到吊橋邊,“高順亦攔擋不住”,也退入城中。

    曹操中計,率兵殺入濮陽城中,卻見城中伏兵四起,火光沖天,隱入了埋伏圈。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倉皇逃竄,典韋到來,保著他往城外衝,又遇到高順和侯成的攔截。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將高順、侯成打得倒走出城外。

    這是在呂布取得徐州以後,發現劉備與曹操暗地勾連,一怒之下,率兵打跑了劉備三兄弟。劉備投靠到曹操那裡,聯手對付呂布。

    曹操派夏侯惇率前鋒部隊來攻,兵至小沛城外,正好與高順的部隊相遇,夏侯惇挺槍躍馬,出陣搦戰。高順親自上陣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擋不住,拔馬敗陣而走。夏侯惇窮追不捨,被曹性暗施冷箭,正中夏侯惇左目。

    呂布中了陳登父子調虎離山的詭計,失了小沛,呂布非常憤怒,正欲組織攻城,張飛率領一支人馬殺到。呂布對張飛這個亡命徒還是很忌憚的,就派高順先上去消耗一下張飛的銳氣,“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呂布只得親自上陣接戰,正鬥間,看到曹操大軍到來,呂布立即選擇了撤退。

    這也很正常,因為高順的武藝與張飛還是差距蠻大的。

    高順在呂布軍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也掌握著呂布麾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這說明呂布對高順還是很信任的。但呂布對高順是信任而不重用,對高順的很多合理建議都不予採納。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人的觀念和性格差異太大。高順性格比較忠厚,做事規整,嚴於律已,而呂布這個人自律能力很差,不願意約自己,他的目光也比較淺短,有小聰明,自以為是,不喜歡別人勸導。所以,呂布很清楚高順是忠直之士,但仍然不願意重用。

    為了信念而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高順是個真正的軍人。

  • 2 # 逸聞軼事

    亂世之中,群雄並出。曹操藉著這個時機招攬天下人才為己用,曾豪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但是對於一些“特別的人才”,曹操是不會用的,就比如呂布麾下的高順。

    呂布手下有三大人才,分別是張遼、臧霸、高順,呂布戰敗後,張遼、臧霸都被曹操收編,唯獨高順被殺,這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高順的能力:

    高順的能力在呂布眾多將領中是數一數二的,麾下士兵700人,無不是以一敵百。擊敗劉備,迫使劉備投降,第二次又擊敗夏侯惇和劉備的聯軍,劉備妻兒被俘虜,夏侯惇瞎了一隻眼睛。

    有一天半夜,呂布營地有人造反,問呂布:“將軍有所隱不?”,呂布說:“這是河內人的聲音”。於是乎,高順立馬就猜到了這是河內人郝萌在造反,立馬派兵鎮壓了。

    按理說高順能力槓槓的,為什麼曹操還不留他呢?

    其實是高順對呂布太忠誠了,而且還是愚忠,對呂布百依百順,任何事情都為呂布著想,喜歡諫言呂布,呂布簡直就是他的信仰。

    雖然呂布知道高順對自己忠心耿耿,但從來沒重用過他,甚至還搶去了高順的兵馬,高順對此毫無怨言。

    那就有人會問了,關羽不也是挺忠誠的嗎,為什麼曹操對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

    我們要分清楚情況,關羽和曹操是同盟關係,雖然曹操對關羽是一種求賢若渴的狀態,還允諾高官厚祿,但是關羽是拒絕的,他忠心的人就是劉備,曹操也不能搶過來。

    但是高順不同,高順都被俘虜了,他沒有選擇的餘地。要麼順從,要麼死。

    高順被抓到曹操面前時一聲不吭,意思很明顯了,打死也不會投降曹操的。沒辦法,就只能處死了。

    那張遼和臧霸兩人為什麼會相安無事呢?

    張遼是主動投降,當然能得到好的待遇,如果曹操連張遼都殺了,那曹操今後又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招降其他將領呢?

    臧霸雖然在曹操攻打呂布的時候出兵相助,但是城破之後臧霸直接躲了起來。臧霸此人也是很厲害的,獨自打拼出一塊地盤,徐州就是他統治的。所以曹操命人要找到臧霸,一來可以得到這位優秀的將領,而來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徐州,何樂而不為呢?

  • 3 #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高順是呂布勢力的核心層人物,不同於張遼和臧霸;

    需要簡單說一下,張遼和臧霸嚴格來說都不是呂布勢力的核心層人物。尤其是臧霸,他本身也雄霸一方的小軍閥,而且還曾和呂布交過手,後來才歸順呂布的。所以,張遼和臧霸都沒有與呂布共存亡的覺悟和決心。因此,當呂布兵敗被俘後,他們兩人都主動率部眾投降了曹操。

    但高順的性質就不同了,他和陳宮一樣都屬於呂布勢力的核心層人物。他們兩人一文一武,成為呂布的左膀右臂。因此,高順和陳宮哪怕在呂布敗亡之前就已遭受呂布的冷遇和猜忌,但兩人對呂布始終還是忠心耿耿。

    距史料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而且治軍嚴明,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他是呂布帳下中郎將,所統帥的部隊“陷陣營”,雖只有700人左右,但在他的嚴酷訓練下,卻成為呂布陣中戰力最強的存在。因此,每逢惡戰,衝在最前的都是高順和他所統帥的“陷陣營”。基於這點,高順雖然不像陳宮那樣和曹操有過節,但卻同樣對呂布死心塌地,是斷然不可能為曹操所用的。

    而高順的死忠,曹操自己心裡也是明白的。但是,由於曹操一向愛才,因此對於高順的處置本來還說有些猶豫的。然而,曹操的心腹軍師郭嘉此時也在一旁提醒了曹操一句,他說: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這番話的效果,其實和劉備提醒曹操的話是一樣的,直接讓曹操堅定了自己的殺心,最終就導致高順和呂布、陳宮一道被處死,傳首許都。

    其次,高順與曹操軍和劉備軍都有很深的矛盾;

    作為呂布的頭號大將的高順,統帥著最精銳的“陷陣營”曾多次擊敗曹操軍和劉備軍。尤其是曹操軍,每次敗給高順都敗得特別慘。大將夏侯惇更是在與高順交戰過程中,被射瞎了一隻眼睛,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夏侯惇對此更是憤恨不已,每次照鏡都氣得摔鏡子。

    因此,當曹操處決掉呂布,在準備殺張遼和高順時。張口閉口講仁義的劉備,選擇力保張遼,卻對高順的處置一語不發。而夏侯惇更是堅決不同意放過高順。估計郭嘉也是看出曹操軍中對高順的憤怒,也索性做個順水推舟,建議曹操處死高順,美其名曰是“全齊名義”.......

  • 4 # 簡史趣聞

    根據《三國志》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布知其忠,然不能用。以魏續有內外之親,悉奪順所將兵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無恨意。”說明高順是很注重個人修養,極度忠心於呂布的,這方面有點像陳宮。

    ”張遼字文遠,少為郡吏,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武力過人,招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這段記載說明了張遼是個想成大事的人而不計較跟誰幹,個性上不像高順那樣執拗。

    我簡單結合史書分析覺得,高順是愚忠的,而張遼反之。

    後來董卓又被呂布殺死,張遼又歸屬了呂布,隨後呂布被李傕、郭汜等打敗,張遼跟隨呂布輾轉各地,最終跟隨呂布到了徐州,曹操在下邳打敗呂布以後,張遼率部不戰而降。當呂布誅殺丁原之時,張遼並沒有起兵為丁原報仇,當董卓被殺時,張遼沒有抵抗,直接歸順了呂布,丁原對張遼有知遇之恩,董卓也是張遼的頂頭上司,可是,無論是丁原被殺,還是董卓被殺,張遼都表現的波瀾不驚。最後,張遼甚至直接投靠了殺死丁原、董卓的呂布。

    曹操在下邳城擒獲呂布,張遼既沒有率眾撤退逃跑,也沒有進攻曹操為呂布報仇,而是直接帶領手下將士投降了曹操。可見,張遼並不愚忠。

    如果曹操願意不計前嫌接納他的投降,他是可以為曹操效力的,當然,張遼的做法本身並沒有錯,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張遼最終也成功的選對了主公,成為五幹良將之一,且張遼雖然跟隨多個主公,但是在各主公生前,張遼並沒有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在主公手下也都盡心盡力,忠於職守,並沒有背叛自己的主公,這與被主而降的許攸,叛原弒父的呂布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正因為高順對呂布的忠心,導致了他最終悲慘的結局,高順對呂布的忠心,可以用“愚忠”形容。既然高順如此愚忠,即使他有再強的統兵能力,如果不能為曹操所用,曹操有必要留下他麼?曹操用人原則一直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因為高順的愚忠,曹操才不得不下令殺高順。

    張遼的軍事才能

    主公和臣屬本來就是互相選擇的,主公賢明,臣屬才願意投靠,臣屬有才,主公才願意拉攏。曹操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他從張遼擊破夏侯惇、襲取徐州城之類戰役已經看出了張遼出色的軍事才能,當然張遼這兩次出征都是和高順一起行動的,並非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是筆者之前已經說了,無論高順軍事才能多強,曹操都不可能讓他活著,所以曹操拉攏的人,也只剩下張遼了。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 5 # 愛尚文史

    張遼,字文遠,早期為丁原麾下從事。在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內鬥期間,召丁原、董卓等入京,命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共募得千餘人。及至張遼還京,何進已經事敗被殺。張遼只好統兵歸屬於董卓。等到呂布殺了董卓之後,張遼又以兵屬呂布。

    不管是投靠誰,張遼的手上,總是有自己的兵馬。在呂布麾下,他仍以北地太守以及魯相的名義,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

    投靠曹操也一樣,張遼屬於帶兵主動投靠。具體內容如下:

    臧霸與張遼相比,又高出了一個層次。他早期從事於陶謙,後於徐州招兵買馬,與孫觀、吳敦等人聚集兵眾,自成為一方霸主。

    在徐州,臧霸的關係網很深,即便是徐州正主陶謙,也拿他是一點辦法沒有。

    後來呂布提領徐州,臧霸因為攻打琅琊相蕭建一事,與呂布分賬不均。進而兵戎相向,呂布領重兵圍攻臧霸等人,結果無功而返。

    曹操攻打呂布之際,臧霸考慮到徐州的整體利益,於是摒棄前嫌,與呂布合兵一處,共同對抗外來者曹操。

    呂布被殺之後,臧霸沒有被俘虜,而是帶著自己的親隨,藏匿了起來。

    曹操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想要治理好徐州這片土地。像臧霸這樣的,在徐州有著極高的影響力的大人物,必然能得到曹老闆青睞的。

    所以!曹操指名點姓要找到臧霸,並利用臧霸的關係網,挖掘了徐州的一干人才。

    比如吳敦、尹禮、孫觀、孫康等人,皆被委以了重任。

    原文如下:

    第一,跟張遼相比,高順沒有主動投降,而是兵敗被俘,曹操可以名正言順的殺掉他。

    第二,跟臧霸相比,在徐州的這片土地上,高順只是個再來者。對曹操治理徐州來說沒有幫助。

    第三,高順是呂布集團的核心人物,他是呂布的忠實粉絲,甚至愚忠於呂布,曹操明知沒有機會招為己用,故而殺之。

    第四,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素來與諸將不和。現在淪為階下之囚,魏續、宋憲等人肯定會藉機在曹老闆面前中傷高順。

    第五,高順曾經弄瞎了曹魏第一上將夏侯惇的眼睛。

  • 6 # 流譽後

    呂布手下三員大將,曹操只要了張遼和臧霸,為啥把高順給殺了?

    臧霸是呂布八健將中,排在張遼之後的第二名。在曹操、呂布兗州第一次對戰時,臧霸與曹操大將樂進,大戰三十多合,不分勝負。而樂進曾經與吳將淩統,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淩統也與張遼有幾十合交手平局。因此,就武力看,臧霸和張遼基本接近。《三國演義》中,曹操破呂布後,在白門樓處理俘虜時,最先押到曹操面前的,就是呂布,呂布一上來,看見宋憲、魏續這些原來的老部下,站在曹操身後,憤怒地說,呂某沒有虧待各位,你們為何背叛?宋憲懟了一句: “只聽妻妾言,不聽大將計,何謂不薄”?呂布才垂頭不語。

    張遼押到時,正好曹操徵詢劉備意見,呂布想投降,怎麼樣?劉備迴應說,明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曹操明白過來,下令拉下去勒死,呂布氣得大罵劉備“大耳兒”,張遼看見老領導這熊樣,斥責說,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曹操見了張遼,似曾相識,問了一句:“這人有點面善”?張遼迴應說,忘了濮陽城中相遇?曹操想起拼死相救自己的典韋,現在天人相隔,有點悲傷。張遼接著說,只恨那天火

  • 7 # 時間的穿越者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張遼和高順兩個人在呂布陣營裡位置不同,曹操很明白,高順是呂布的鐵桿,雖然高順領兵不多,但是他掌握著呂布軍中最厲害,最精銳的部隊陷陣營,相當於現在警衛部隊,而且呂布很信任高順,不信任能把這樣的部隊交給高順負責。

    張遼,只是呂布的眾多將領中一個,有才幹,有想法,對呂布忠誠打問號,曹操招納賢才,也只招納,他能招過來的。

    面對呂布失敗,高順被捉,只有一死,放高順,只等於放虎歸山。因為高順的才能並不比張遼差。

  • 8 # 大飛熊騎士

    曹操為什麼了收了張遼和臧霸,不要高順呢?按說以高順在呂布陣營裡的表現,即便不能說能力是最厲害的,但是戰績和影響力是強的,可是曹操為何收了張遼和臧霸,卻不要高順呢?簡單來說,這是由將領的性質構成的,高順屬於呂布的嫡系將領;張遼再厲害,也屬於“外系”大將;臧霸更不用說,說是呂布的部下都勉強,他的性質是歸附呂布的小諸侯。這些可以從他們的履歷,不同的能力,作用就可以看出來了。

    先說說高順,《三國志》注引《英雄記》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而且治軍嚴明,這樣的將領與其說是將才,不如說是帥才,這點和張遼一樣,才能略有不同而已。比如,當郝萌被袁術誘惑突然造反時,呂布那叫一個狼狽,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就跑到高順營裡避難。而高順只是問了呂布一個問題,立即判斷出是誰造反,隨後帶兵平息叛亂。這裡說明了幾個問題,第一,呂布信任高順,畢竟是自己的嫡系。第二,高順對呂布的部隊比呂布自己還熟悉。第三,高順的軍事能力強悍,幹練。除了平叛一事,高順還曾經和張遼大敗支援劉備的曹操宗室大將夏侯惇,又攻破劉備軍,俘虜了劉備的家眷等等,都可以說明高順的能力。

    再說張遼,先是被丁原起用於幷州,而派入京都屬何進,又被派去募兵,回來時何進已死,董卓當政,自然歸其指揮,董卓死後,這才歸入呂布部署。張遼輾轉了多任領導,其中丁原,董卓還是呂布殺的,張遼自然不能呂布的嫡系了。但是,也沒有跡象張遼為丁原,董卓說過話,這不能怪張遼,第一,丁原,董卓這兩貨本身能力,品行有限,更沒有曹操的魅力;第二,張遼職位卑微,本來就不是他們的核心人物,自然也沒那麼親近;所以,呂布也用張遼,而且他的部曲可能因為先前的募兵自成一系,呂布甚至要拉攏張遼。而張遼,呂布對他來說也不是那種讓他信服的領導,直到遇到曹操。其實,張遼剛入曹營未必就得到曹操的青睞,主要還是張遼“拼命”的精神和軍事能力打出來的,這些大飛熊都分析過了。

    至於臧霸,是徐州一帶的地方武裝首領,又聯合了當地其他首領,可以說是“小諸侯”一個了,和呂布更屬於合作聯盟的關係,而非直接的上下級關係。所以,曹操用臧霸一點也不奇怪,甚至曹操要拉攏臧霸,因為他在徐州一帶影響力很大,而徐州平原又正好和袁紹的地盤青州接壤,曹操還要靠他抵禦威脅呢。臧霸的軍事能力可能和高順,張遼不在一個級別,但是他此後忠心耿耿,為曹操,曹丕立下不少功勞,最後還和張遼入了太廟,而臧霸一系的將領,後代有多人在徐州入了仕,擔任了太守之職。

    所以,張遼和臧霸被曹操任用,一點也不奇怪,有能力問題,資源問題,特別是和呂布親疏問題,二高順的死就是因為這個問題。高順這樣一個忠心耿耿,有能力,有威望,又敢於勸誡呂布的大將,結果換來的是呂布的不信任,連“陷陣營”都易手於魏續,換成別人不氣死也會離開的。但是,史書記載,呂布這樣對他,高順一點怨言也沒有,而是逆來順受。這要麼就是,高順的核心價值就是忠誠於一人,那曹操要來幹什麼?要麼高順就是為此心灰意冷,失去了銳氣,所以才不抗爭。一個心死的人才,特別是將領,曹操還不如順水推舟,讓他盡忠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央銀行利息政策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