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研究生育兒

    社會的認知太過片面,認為有學歷了就什麼都可以了……其實社會從來都不是這樣的!

    這個社會太不容易了1窮人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少,除了高考好像考研也是一個讀名校的機會,所以導致很多人浦考研,這是對的!

    但是如果為了讀書而讀書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做的是認清讀書的意義!

    學校的東西什麼都教,但唯一不教的是怎麼賺錢,而社會成功的定義反而是多少錢!

    我一直建議讀書一定要讀一流的大學,至少要是985!考研熱是因為社會的壓力太大,大學生都想逃避,是學校的教育出了問題而不是別的……

  • 2 # 雷哥小築

    我曾在高校從事研究生管理工作多年,

    親歷了考研熱的過程。

    今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90萬,

    是考研熱達到新高潮的標誌。

    1、為什麼會形成“考研熱”

    “考研熱”是一種社會現象,

    只要是社會現象,

    必然會有其發生的社會土壤。

    “考研熱”發生的土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擴招

    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

    中國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教育時代,

    2000年大學畢業生在100萬人左右,

    現在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已經達到800萬以上。

    本科生規模的增長擴大了考研考生的分母。

    (2)就業問題

    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加,

    面臨的直接問題就是就業。

    現在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很多學生為了增加就業籌碼選擇考研。

    據調查,就業是選擇考研最主要的原因。

    (3)社會觀念:學歷VS能力

    我們的社會太重視學歷了,

    把學歷當做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

    而不是以能力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

    企業、事業單位招聘,

    領導評聘、晉升職稱,

    都要看學歷。

    在這種社會導向下,

    為了在各種競爭中獲得優勢,

    考研成為了很多人的必然選擇。

    剛好看到一則新聞,

    蘋果CEO庫克說蘋果新招員工一半沒有大學學歷。

    這可能是我們跟西方國家在人才觀上的差異吧。

    2、“考研熱”如何降溫?

    要給“考研熱”降溫,

    需要先從改變人才的判斷標準,

    只有這個指揮棒改變了,

    才能改變追逐學歷的熱潮。

    當然了,

    反對“考研熱”並不是反對學習。

    對於提高能力的學習,

    不拘於形式,

    是每個人都要終生堅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聯網後的寬頻連線為什麼老是掉線?並且網速很慢,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