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劍橋中華民國史》,《民國軍事史》,《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今井武夫回憶錄》,《王明回憶錄》,《陳公博回憶錄》等。

    《劍橋中華民國史》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已有中文版,是西方史學界對中華民國曆史的高度概括,中立公允。

    姜立夫主編《民國軍事史》有好幾卷,對民國時期的幾乎每個戰役都寫了,軍事歷史愛好者建議一讀。印數不多,實體書很難找到。

    《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是臺灣中研院的口述歷史系列的其中一本,深度歷史愛好者可以去讀一下中研院的口述歷史系列,可以發現很多歷史的細節。

    《今井武夫回憶錄》是日軍高階將領寫的回憶錄,曾內部出版過,揭秘了眾多民華人物的另一幅面孔和中日政壇內幕。題外話,此外日本防衛廳編撰的二戰系列戰史也值得一讀,因涉及到太平洋戰爭,中國部分僅是其中一部分,故沒有推薦。

    《王明回憶錄》,《陳公博回憶錄》等這些政壇反面人物的回憶錄,是民國曆史的另一視角的解讀,只是書籍不容易找到。

    暫時就推薦這幾本,估計也沒幾個人能把這幾本書全部看完。

  • 2 # 橙咖精剪

    鄙人也對此段歷史極感興趣,就我的藏書而言,介紹民國曆史較為詳盡的有臺灣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以及國內陶菊隱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學術著作有來新夏主編的《北洋軍閥史》,丁作可做入門級讀物,文筆流暢,可讀性極強。陶作生動,掌故多,也是妙趣橫生,來作屬於學術類著作,資料翔實,可做工具書使用,但史觀有較大爭議。另外,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華民國史》也極具火候,因為編者裡有海外三大近代史學者之一的陳志讓先生。可做工具書使用。

    另外,矢原謙吉的《謙廬隨筆》以一個來華醫生的視角觀察民國生活百態,也是可讀性很強的一本書,宋路霞的《十里洋場的民國舊事》《李鴻章家族》《盛宣懷家族》、嶽南的《南渡北歸》三部曲等歷史文藝類著作也能讓很多讀者從側面瞭解那個時代。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馬勇、馬平安、 李宗一、汪朝光、金以林、楊天石等人的著作都是瞭解那個時代的很好的書。人大教授張鳴的很多書也是關於那個時代的,其中楊天石的著作多為學術性的,極難啃。(排名不分先後,以上作者的部分作品,本人均有收錄,沒收錄的是因為出版時間較早,已經買不到了。)

    另外,據說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歷史系也有一小撮學者在這段歷史上深耕,但沒有實體書可以介紹,應該是研究成果都登在相應的期刊上了,如果能搞到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激勵員工,領導說:這地球離了誰都照樣兒轉,你不幹有的是人搶著幹。這樣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