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在出生幼兒的時候人人都是善良的,到了成年後人的性格和善惡就不一樣了。為何人不能善良的活著呢?
3
回覆列表
  • 1 # 情未了158507209

    首先,你的問題一上來就接受孟子的說法,預設了一個前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孟子的這個結論是不準確的。現代儒學或現代儒家認為:人年幼,無惡善;性相近,習相遠。個人在幼年時既沒有能力作惡也沒有能力行善,沒有誰是惡人誰是善人的區別,人性(特指人的善惡)相近。人性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管教和影響下透過自己的修行習得的習性。人性的差異是由個人受到的管教和影響不同和自身的修行不同決定的。教不同,習各異;近朱赤,近墨黑;善或惡,相遠異。不同的個人,受到的管教和影響和自己的修行是不相同的,各人的善或惡是不相同的。如果真是“人之初性本善”那麼孟母也不需要三遷了。

    其次,至於人到了成年就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現代儒學或現代儒家認為:人漸成,惡兼善。隨著個人逐漸長大成人,每個人都既會習得一些善的習性也會習得一些惡的習性,常人是善惡兼具的人形畜獸。常人的人性介處在善惡區間內,是善惡雜存的矛盾統一體。世人皆知,人性非常複雜。或少惡,或多善;或多惡,或少善;有極惡,有盡善。在社會里,有的人惡多一點善少一點,有的人善多一點惡少一點,有極惡的惡人(十惡不赦的人),有盡善的善人(十善可嘉的人)。

    管教法,修行法:知善惡(即王陽明的致良知),養正氣,抑惡行,揚善舉,止至善,漸成聖。管教方法,就是引導受教人知善知惡,培養受教人的正義感和剛直不阿的獨立人格,抑制受教人的惡行,弘揚受教人的善舉,直至把受教人變成一個至善的人,目標就是要把受教人逐漸由常人變成聖人。修行方法,就是透過悟道知善知惡,培養自己的正義感和剛直不阿的獨立人格,抑制自己的惡行,弘揚自己的善舉,直至把自己變成一個至善的善人,目標就是要把自己逐漸由常人變成聖人。

    不從教,不自習,少良知,缺正氣,不棄惡,不從善,作惡多、行善少,達至惡,漸變獸。一個人既不接受管教也不作自我修行,就會善惡不分、善惡顛倒,缺少正氣,就不會棄惡從善,惡行就會越積越多,善行就會越做越少,最後就會變成一個至惡的惡人,形象地說,結果就是慢慢地由常人變成畜獸。經常聽到世人常罵那些德性很差的人說:“某人沒變成人”,“某人是個畜生”,就是這個道理。

    人本惡,人本善;人向惡,人向善;不全面,應批判。那種認為人性本惡、人性本善,人性向惡、人性向善的理論都是不很準確或完善的理論,都應受到批判。

    因此,一般來說,人是可教的。社會應該透過道德、紀律和法律對那些經常做惡的人加強管教並給予懲罰,同時社會應該鼓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行多做善舉。

  • 2 # 使用者樂山

    我們首先要搞清人的本性和善惡的概念。人之初,餓了就哭鬧,見母乳就囁,一歲左右會吃零食,如媽媽當面將其熟悉的糖果放進自己嘴巴,他會拿手去媽媽嘴裡裡摳糖。你說這是善還是惡?這麼小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善惡嗎?顯然是自發的本性,他並不知這麼做是對是錯,等他長大有善惡觀念後,他絕不會去媽媽嘴裡摳糖。從這裡我們便可以清晰的知道,本性是與生俱來的,非善非惡,而善惡是道德問題,是在相當長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矇昧未開的嬰孩並無善惡主觀,也無有意的善惡行動,他將來是從善還是從惡,完全受後天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影響。人稟性所現的食、色之性確實不會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5此舉或成勇士噩夢!一巨頭恐將禁賽,他們會重蹈16年總決賽的慘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