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一王二
-
2 # 木語文化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陳壽本三國之蜀漢人,受學於譙周,自幼精讀古史,博聞強識,文思敏捷,曾為官於蜀,後又入於魏晉為官,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修魏蜀吳三書,不久即成,總名《三國志》,開創三國鼎立之新體例,各自成章,文字簡煉,取材審慎,立論客觀。當然後人對其批評,主要集中於在某些地方使用曲筆和有所迴護,但與其所時代有關,瑕不掩瑜。比同時代之的三國史作更其客觀,完備,故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四史”,南朝人裴松之為補救《三國志》文字過於簡略和沒有表志的缺陷,特為之作注,二者合璧,得以完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醉風亭雨
陳壽本三國之蜀漢人,受學於譙周,自幼精讀古史,博聞強識,文思敏捷,曾為官於蜀,後又入於魏晉為官,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修魏蜀吳三書,不久即成,總名《三國志》,開創三國鼎立之新體例,各自成章,文字簡煉,取材審慎,立論客觀。當然後人對其批評,主要集中於在某些地方使用曲筆和有所迴護,但與其所時代有關,瑕不掩瑜。比同時代之的三國史作更其客觀,完備,故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四史”,南朝人裴松之為補救《三國志》文字過於簡略和沒有表志的缺陷,特為之作注,二者合璧,得以完善。
正史之所以是正史,在於有官方認證。
不管正史、別史、雜史、野史、稗史都是人寫的,都會帶有主觀色彩。
但人是主觀的,歷史是客觀的。
史學界也有“孤證不取”的說法。史學研究從來都不是把一家之言奉為真理,而是把種種碎片拼合成歷史圖景的過程。
陳壽本人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晉滅蜀漢後被人舉薦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
也就是說他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
但受政治、主觀認知影響,其所修史書褒貶很難公允,比較典型的為高貴鄉公被殺之事,據《漢晉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語》、《魏末傳》所載是高貴鄉公曹髦與司馬昭衝突,《三國志》對此如付闕如,但記載了郭太后歷數曹髦“罪過”的令和司馬昭等人單方面的表章。趙翼感嘆道:“本紀如此,又無列傳散見其事,此尤曲筆之甚者矣,然此猶曰身仕於晉,不敢不為晉諱也。至曹魏則隔朝之事,何必亦為之諱。”趙翼的責難,尖銳深刻,例證還多,餘如曹操徵陶謙時濫殺無辜,記曹魏對蜀之戰“專以諱敗誇勝為得體”,最後,趙翼認為陳壽不僅牽涉到當權統治者的本紀多回護,而列傳中也多所諱。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
從篇幅來看,《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四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但蜀漢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
這證明陳壽的《三國志》在當時就受到很多人的讚許,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一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還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