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帥小西De
-
2 # 琴瑟合鳴273李小芹
畢業十年,當然差距大了。
有的畢業後努力上進,不怕吃苦,不怕累,做工程,技術,做生意發家致富。
在學技上,不一樣的學校出來的人才,工資也不一樣,時間長了也拉大距離了。
還有的人滿足現狀,不求上進,掙點錢就花了,只看眼時,沒長遠打算。
成就事業只靠自己,生活過著什麼樣就看自己了。
-
3 # 文雯雯玟
畢業十年、二十年的同學,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有很多原因:
一,家庭經濟因素。家境富裕的同學有更多的先決條件,有繼承家業的所謂富二代,有經濟實力出國留學的海歸,有幾桶金拎著不怕創業失敗的土豪,等等。
二,學霸的有用論。21世紀什麼最有用?人才!有知識有文化永遠不過時,當知識文化與機會運氣相遇,便轉化成財富。學霸同學基本都在中產階層之上。
三,撐死膽大的。有的同學似乎天生就擁有經商頭腦,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中學的男同桌,初中畢業後去洗車店打工,現在成為五六家連鎖洗車店的老闆,他嘴上最常說的是:冒險成功了。
四,餓死膽小的。時代的變遷瞬息萬變,老實本份的同學踏踏實實上班,規規矩矩存錢,心想著存夠錢了買套房子。誰知道存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物價的上漲速度,只能越來越買不起,如果當初咬咬牙,敢於多欠銀行的錢,至少可以少奮鬥好多年呢。
差距就是這麼產生的。沒關係,知足常樂,窮人有窮人的歡樂,富人有富人的煩惱,心態好,開心就好。
差距的產生原因很多,剛好我參加過高中同學畢業10年的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呢。
我在前年回老家過年的時候,參加啦高中同學畢業10週年聚會。我所在的班級有64人,聚會當天只來了21人。和其他人的同學聚會一樣,參加的基本都是事業比較成功的同學,大家一起就是吹吹牛,尤其是都會有一兩個高中就打拼成功的同學,霸氣十足的說我請客,大家吃好喝好,群裡紅包發了幾十個200元的這樣的。
吃飯後的唱歌我就沒有去啦,因為的確不愛唱歌,主要是唱歌太難聽。我和1個高中算是不錯的同學找了個休閒吧,去聊了會天。他是讀研畢業後在高中做教職,當時都帶高三班主任啦。我也發現和不少高中畢業後沒有讀大學的同學之間聊不到一塊去,他們聊的最多的是什麼掙錢,哪裡的飯好吃,哪裡的娛樂城好玩...
我不否認他們的成功呢,那個付錢的同學在高中畢業後跟著打工2年,然後自己帶個幾個人做防水,後來工程做大啦,也成立個防水工程,年工程量也有個兩千多萬,屬於事業比較成功的。他自己也說道自己吃的苦,冬天做工程的時候,手腳都是凍瘡,住的工地鐵皮屋,吃飯就是食堂的半夾生。但是我感覺他掙錢後變化太大。有點不習慣呢,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有點小自卑呢。
和做教職的同學聊的比較多的就是他介紹現在做老師的不容易,學生成績上不去要挨批評,學生不能打不能罵,有時候說都不可以。因為他們學校就有個被老師批評後...所以他自己工作壓力很大,也想著是不是跳出來呢。
如果有機會多聊的話,你會發現差距真的挺大,機遇抓住啦就起來啦。
自己多努力,抓住機會,做那個同學口中的成功人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