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wenqiang1010

    古代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為一個“回合”

    回合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要從很早以前說起!

    古代社會,無論東西方,都存在一個以車戰為主要戰爭形式的時期,在中國是商朝至西漢初期。春秋尤以車戰為主,車戰開始時,戰車駛向對方,兩方開始交戰:先是遠端,射者對攻;戰車靠近後,車右用戈矛交戰;然後戰車擦身而過,駛向遠方,再是弓箭對射。這個過程成為“合”。合就是交、交戰的意思,大家都聽說過。戰車駛遠之後,各自必須再兜過頭來,準備第二次對攻。這個戰車掉頭的過程,就是“回”。然後兩車再駛近而“合”。一個“回”,必有一個“合”。戰爭就這樣不停的“回”“合”“回”“合”的繼續下去。直到有一方敗北,在“合”之後,不再“回”,直接駕車而逃。

    因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減速,直接衝出戰場,因而有一定的速度優勢;而勝利的一方,在“合”完之後,必須要減速再來一個“回”,才能發現對方的逃跑,從而再加速追逐,這就存在一個距離劣勢和一個速度劣勢,一般很難追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出現“鞌之戰”中“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的情況。也因為這個原因,古代車戰很難活捉對方的主將。當然也有例外,或出現偶發情況,由此也可見,在車戰中,御者是非常重要的。

    西漢武帝以後,由於作戰的物件由中原內部變為北方匈奴,作戰的決定力量也由車戰而變為騎戰,“回”“合”的壯烈情況漸漸不再出現。但“回合”一次來說明作戰中的一次交鋒,卻一直流傳至今。

    古代小說稱兩武將交鋒一次為一個回合。例如《西遊記》第五五回:“交鋒三五回合,不知是甚兵器。”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納林布祿忙拔刀對敵,戰了三五回合,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正惶急間,旁邊走過了布佔泰,是烏拉部貝勒的兄弟,見納林布祿刀法散亂,忙向前敵住,納林布祿才一歇手,猛聽得大喝一聲,布佔泰已被努爾哈赤活擒了去。”

  • 2 # 無邪記憶

    1、其實仔細看小說,只有在單挑中才有回合,要是亂戰,就不講回合

    2、最早講回合的,都是馬戰,馬戰中很少有馬站著不動,兩個人就這麼戰鬥的,馬戰就是要靠馬力來對自身的戰鬥力有一個加成。但是,馬也是要靠離開後,再次衝鋒才能得到動能的。

    3、由以上兩點得出結論,兩馬一次衝鋒,不管此時馬上武將出了幾招,就算一個回合。比如A在一次衝鋒中砍了B三刀,B擋住了二刀,被第三刀砍下馬來,這不是三個回合,而是一個回合。

    4、後來步將戰鬥也採用了回合這個說法,但是這個回合和馬戰不一樣,是以招數計算。

    5、兩個人勢均力敵,也不會打很長時間,因為真正打仗不是打擂臺,一對一,二對二....打不過就有其他人幫忙,最後還是亂戰。

  • 3 # 小號哥

    我認為古人打仗一回合的概念能從回合中的回字來探索,有回字必然有來字,這就清楚了。一回合是指進攻方拿武器向敵人策馬進攻,當然敵人也會防守。如果在第一次進攻當中沒有殺死對方,那麼需要把戰馬圈回來,這時交戰雙方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彼此都處在對方原來的位置上。這時進攻一方向敵人發起第二次衝鋒,這一來一回才算一個回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年保養護膚品有哪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