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劍而歌2018

    中國古代舞蹈,有記載和正統的形式一般都是古代宮廷皇室禮儀祭祀或者宴享娛樂的舞蹈,這些舞蹈大多來自民間,也有的是宮廷專業藝人加工創作的。一種是用於純粹禮儀祭祀的,一種是用於欣賞娛樂的,還有一些就是既適合禮儀祭祀也可以當做欣賞型的,內容多是為帝王歌功頌德或歌舞昇平的;形式上比較華麗工整,結構嚴謹,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藝術性,一般皆屬當時藝術水平上乘者。

    中國古代音樂起源發展較早,樂器眾多,早在三皇五帝時代就傳說伏羲發明了古琴,加上後來陸續發明的鼓、鍾、磐、管、蕭、瑟、笛、箏、琵琶等等,隨著音樂的創作,舞蹈也隨之快速發展,《竹書紀年》記載了夏啟十年巡狩時曾舞《九韶》於天穆之野。也有流傳在夏商之時的《萬舞》,在《小屯殷墟文字甲編》一五八中有“乎《萬舞》”的記載,意思是呼喚萬人來跳《萬舞》。

    關於中國古代舞蹈的文章很多,要寫的也很多,我們在這就不一一介紹了,隨著後來的“禮崩樂壞”,慢慢舞蹈的意義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平時帝王所欣賞的舞蹈,純粹的觀賞性,純粹的紙醉金迷,《史記・殷本記》記載:紂強迫著名音樂家師延“奏迷魂淫魄之曲,以觀修夜之娛”,作“靡靡之樂”“北里之舞。”在古代一些出名的舞者無不是帝王的寵妃,舞蹈也成為取悅帝王的一種手段,從妲己的北里之舞到漢趙飛燕的掌上起舞,而到了大唐,舞蹈藝術到達了一個頂峰,街市上隨處可見的西域風情的舞蹈,猶如雜技般的公孫大娘的劍舞,這裡我們就開始講到楊玉環到底跳的什麼舞,可能楊玉環跳過好多舞,但是最出名的卻是那支“霓裳羽衣舞”。

    此曲約成於公元718~720年間,其來歷有三種說法:

    一是說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

    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

    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分(歌和破)則是他吸收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婆羅門曲》的音調而成。

    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華清宮》雲:"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表現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

          優美的曲調,加以傾國傾城的美女楊玉環的演繹,在哪虛無縹緲的意境之中,不虧連李白都寫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到年底各種聚會、宴邀、年會,你感覺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