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味大叔
-
2 # 七追風
還真有,這就是“美利堅轟炸機”計劃,希特勒希望把紐約變成一片火海。
阿爾伯特·斯佩爾,希特勒的密友。根據他的日記所述,希特勒很早就有了針對美國的破壞計劃。
納粹空軍的初期負責人韋弗,很早就提出了自己空軍思想:主動出擊,發展遠端轟炸機,透過對敵人的轟炸,消滅對方的空軍力量、破壞對方交通系統以及工廠,降低敵人的戰爭潛力。
希特勒對韋弗的一些建議非常感興趣,早在1933年就開始啟動遠端轟炸機的專案。
但是,納粹軍方最初的要求太高,遠端轟炸機要能攜帶兩噸彈藥飛至少2500公里,當時的航空企業很難達到要求。
1936年,韋弗死於飛機失事,戈林全面接管納粹空軍。(希特勒與戈林視察空軍)
在戈林這裡,精確轟炸(或者說是俯衝派)佔據了主流,遠端轟炸機的研發計劃被叫停了。戈林成功的說服了希特勒,放棄讓“紐約變成一片火海”的想法。
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局勢並不如納粹所想的那樣樂觀。
從1940年開始,英美開始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此後的整整4年時間。盟軍出動了144萬餘架次的轟炸機,對德國進行狂轟亂炸。
躲在防空洞裡的希特勒和戈林,不得不重新考慮遠端轟炸機計劃,以及把紐約變成一片火海的夢想。
(納粹JU-390)
1940年11月開始,納粹開始制定“美利堅轟炸機”計劃,因為紐約到柏林的距離達到了6500多公里,一般的轟炸機不可能飛這麼遠,所以航空企業壓力很大。
但是,事情還是有希望的。葡萄牙獨裁者薩拉查在1940年對納粹德國顯示了友好態度,這讓希特勒有了新的想法。
葡萄牙控制的亞速爾群島,位於北大西洋中東部,距離美國本土不到3000公里,如果能利用這裡當基地,遠端轟炸機必然能襲擊美國本土。
於是,納粹立刻給幾個航空企業下單,讓他們立刻研究最新型的遠端轟炸機。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經驗豐富的容克斯,他們設計的JU-390確實讓納粹比較滿意。
還有就是擅長製造戰鬥機的梅塞施密特,他們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並且最終得到了6架訂單。
(傳說中的“銀鳥”)
當然,還有傳說中的空天轟炸機“銀鳥”。
但是,戰爭已經到了後期,遠端轟炸機沒有趕上納粹覆滅的步伐,最終只能止步於圖紙和樣機。
回覆列表
計劃取決於自身擁有的實力,二戰中德國的重心肯定是歐洲,二戰初期制定的計劃都是針對歐洲和非洲,至於襲擊美國的計劃,就算有那也是空中樓閣。
作為個人,我覺得沒有,透過一戰之後美國已經是世界的實際霸主,美國偏向哪一方那一方就意味著對另一方有著壓倒性優勢。德國還沒有自大到與全世界為敵。希特勒或許有統治世界的野心,但是現實的戰爭程序讓他明白那只是一個夢想。或許征服了歐洲和非洲,盟國日本徵服了亞洲,他才會有襲擊大洋彼岸的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