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地球上每一點的太陽光照時長,每年的總量是否相等?
5
回覆列表
  • 1 # 光電164612803

    太陽能量給星球,在太陽系裡木星吸收最大,其次是地球,理由是大氣層與水。宇宙已可以用能量定理,木星將會是太陽。誰有我牛逼。

  • 2 # 一週刊

    地球上某點的光照量(光通量),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1、太Sunny強度(光功率);2、地日距離(光照度);3、光線角度(黃道面夾角);4、光照時長;5、光線遮擋(如陰/雨/雪/霧/霾/灰塵等大氣層因素,或其他天體運轉至地日之間等)及其他人為因素。

    以年度(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單位,且不考慮陰雨天數(大氣層遮擋)的影響,則上述2,3,4,5因素就都可以不用考慮(年度週期變化)。

    那麼,地球上某點的年度光照量(光通量)只與太Sunny強度(光功率)成正比例。假設太Sunny功率是穩定不變的,則本題答案很明顯是肯定的。

    當然,事實上太陽的發光功率並非一成不變。很早我們就聽說過“太陽耀斑”和“太陽黑子”等名詞,這就是太陽發光功率變化的直接說明。

    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太陽自身強磁場影響,光球表面(光球層)有時會出現一些暗的區域,將之稱為“黑子”。經測定,太陽黑子區域比正常光球面的溫度低1,000~2,000℃。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在中國史書上有著豐富的黑子目視記錄,僅正史上就有100多次。《漢書·五行志》曾記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公元前28年),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也是現在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明確的黑子記錄。

    從長期的黑子相對數記錄可見,最短為9.0年,最長為13.6年,相對數平均值表現出11年左右的週期性。1843年,德國天文愛好者施瓦布透過自己1826年——1843年間的日常黑子觀測,首次推算出這一變化規律。

    太陽耀斑太陽耀斑是發生在太陽大氣區域性區域的一種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能量,引起區域性區域瞬時加熱,向外發射各種電磁輻射,並伴隨粒子輻射突然增強。太陽耀斑發生色球層,間隔週期也是約11年。

    1859年9月,英國天文愛好者卡林頓照例在自己的天文觀測室裡對太陽黑子進行常規的觀測時,意外發現日面北側一個大的複雜黑子群附近突然出現了兩道極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遠遠超過光球背景,但僅維持了幾分鐘就很快消失了。

    由於太Sunny球的背景輻射太強,大多數耀斑不能在白光中觀測到,輻射增強主要是在某些譜線上。1892年7月,美國天文學家海耳首次觀測到太陽耀斑單色像。

    除黑子和耀斑,太陽經常伴有太陽風和日珥等活動。

    太陽風,太陽風是從太陽上層大氣(日冕層)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別看太陽風密度(相對於地球大氣密度)非常稀薄,但它刮起來的猛烈勁,卻遠遠勝過地球上的風(最猛烈時可達每秒800千米以上,地球上12級颱風風速約32.5米/秒)。日珥,發生在太陽外層(色球層)的一種非常強烈的太陽活動,跳動的鮮紅火舌行程環圈,像極了“耳環"。

    鑑於太陽活躍程度不同,給地球提供的光照強度相應不同。不過在大氣層的保護之下,人為感知的變化並不會太大。所以綜合來看,地球某點年度光照總量,相對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是上市好還是不上市好,不上市如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