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77422223843

    法律的構成要素,使法律作為社會關係調整方式出現,而其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才能被賦予法律效力,而構成這種形式所應具備的要素就是法的構成要素。一般來說,法的構成要素有法律規則,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法律規則是能夠在調整社會關係時具體應用的法律條文。如民法上的年滿十八週歲的公民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定。法律原則是能夠衍生出具體的法律規則或對法律規則進行解釋或在法律規則欠缺時可以以此作為法律判斷依據的法律條文。如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條法律原則。法律概念是對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中出現的法律用語的科學定義,以使人們瞭解這些用語的含義。

    法律規則給人們提供了行為模式,使人們透過對法律規則的瞭解從而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及當做出一種行為時在法律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法律原則的意義是,一方面可以透過它產生符合原則所蘊含的道理的法律規則,以便人們去遵守,另一方面在法律規則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法官可以透過對法律原則的應用和對法律賦予的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解決這些疑難問題。

    法律概念使人們瞭解了法律用語的特殊意義,因此使人們知道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究竟可以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什麼樣的規範模式,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這三個法律要素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體藝術怎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