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農村雙胞胎兄弟

    1發病情況及危害性。(發病情況)池塘養殖羅氏蝦大部分採取輪放、輪捕的模式,即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各投一次蝦苗,每畝放苗量在10萬尾左右。3月份放養6萬尾/畝、4月份放養4萬尾/畝,養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開始輪捕5、6cm以上的成蝦,5cm以下的幼蝦及6cm以上的軟殼蝦都放回原塘繼續飼養,過10天左右再拉網銷售,如此重複10次左右,該年度養殖結束。在養殖中後期,即從7月份開始,部分池塘出現蝦零星死亡的情況,我們蝦農稱之為(滴星病)。養殖前期沒有此種現象,一般是發生在蝦塘拉網後,因此也有蝦農認為是(拉網綜合症)蝦農認為,將此病稱作羅氏沼蝦(肝膽綜合症)更為準確。(2)病蝦症狀:病蝦靠邊側臥,受刺激能迅速躲避。死亡的以成蝦(6cm以上)最多,死蝦的肥滿度較好,通常是軟殼蝦。肉眼觀察病蝦,蝦體有輕微水腫現象,體表無外傷或輕度斷肢斷須,無明顯病症,少數病蝦的鰓上有綠藻附著,肌肉有白濁現象。檢查蝦的肝膜,發現嚴重病變,肝腫大、發白,嚴重的發生腐爛,且有粘稠狀透明分泌物,鏡檢病蝦肝細胞都有腫脹現象。一般此病爆發前蝦進食良好,且前期生長迅速。一口20-3O畝的蝦塘,死亡量從幾公斤到幾十公斤不等,嚴重的在50kg以上應激反應強,一旦拉網、下挽水、氣溫變化等,死亡量增加。(3)流行情況及危害性:該病是爆發性疾病,發病快、危害大,發病範圍廣,防治難。通常是進入6月後,隨著氣溫的升高,尤其是拉網使池塘環境發生變化,導致該病大量爆發,已成為目前影響高羅氏蝦養殖發展的主要病害。

  • 2 # 武夷正弘茶葉

    預防

    1注重水質調控和底質改良水環境是羅氏沼蝦生存的基本條件。高密度養殖、強化投飼會造成蝦塘水質、底質惡化。因此,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注重水環境管理。徹底清塘、合理肥水、定期(特別是養殖中後期)使用生物和化學制劑調水、底改,正確使用增氧措施增加水體溶氧,對防止羅氏沼蝦發病至關重要。

    2科學投餵選擇營養豐富而全面、品質優良的飼料,採用科學方法投餵,切忌過量投餵;防止蛋白質變質和脂肪氧化,防止飼料受潮發黴變質。

    3正確用藥禁止低劑量、長期在飼料中新增對羅氏沼蝦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呋喃唑酮、氯黴素、磺胺類、喹乙醇、四環素族抗生素等違禁漁藥。要做到安全用藥,不用副作用大和殘留高的漁藥,如溴氯菊酯、敵敵畏、敵百蟲、硫酸銅、敵殺死、林丹等,更不能用國家禁用漁藥或以農藥代替漁藥。

    4拉網前後的正確處理拉網時間避開脫殼高峰期,儘量不要損傷軟殼蝦。如果確實需要拉網銷售,應該在脫殼高峰期間潑灑磷酸二氫鈣,每畝2kg/m,施放2d後方可拉網。拉網宜在早上進行,為避免缺氧現象,拉網前一天傍晚喂料時須加顆粒氧,拉網前3h用一次顆粒氧,拉網的當天傍晚喂料時再用一次顆粒氧,用量皆為200g/畝・m。拉網的當天晚上少喂,第2d正常投餵,並在投餵的飼料裡新增Vc、三黃散(用水煮開冷卻後使用)等,連喂3d。拉網前一天和拉網第二天用海因類消毒劑消毒一次。挑選商品蝦時,儘量在水裡操作,凡是已經被拿出水面的蝦儘量不要再放回池塘,以減少不必要的死亡。另外,如果塘內已經發生“滴星病”,建議在病情穩定前儘量不要拉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脖子上長了一些小白斑,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