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賽麥大弘

    謝邀,和親政策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著名的昭君出塞。我去年到紅旗拉普路過塔縣,那裡有個著名遺址叫公主城,是的是漢朝有一位公主遠嫁波斯,送親和迎親的隊伍走到這個地方,遇到強盜,於是安營紮寨,抵抗強盜,待打敗強盜,發現公主懷孕了,這可是天大的事,送親的和迎親一商量,既不能到波斯交差,也不能回大漢覆命,就在當地留了下來,繁衍子孫。我覺得好奇,於是就查了歷史。大唐玄藏法師也見到公主城而且詳細地記載在《大唐西域記》裡。就是說,中國歷史上和親政策早就有了,不光是大唐送文成公主進吐蕃。和親不是誰怕誰送姑娘去和親,而是傳播文化,加強交流的好事。現在有的人牽強附會,說什麼被打怕了送個公主出去息事寧人之類的無聊話語。我認為應該正面去看待和親政策,對於加強周邊少數民族的交流有益處。與鄰為伴,睦鄰友好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2 # 囉囉嗦嗦大半天

    這個問題一提,我就想是不是有人又要鬧事。

    首先,和親其實就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為了保證一定的利益而產生的交換。在古代,中原王朝,為了達成政治聯姻,往往與邊遠地區首領進行和親,穩定邊陲。這也是處理民族矛盾的一個手段。這裡面有自願的,也有被迫的。

    其二,這些和親的“公主”,很多其實非直系的。可能是皇室宗室的,也可能是宮女,無非賜個名號而已。這種和親,最早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了,這個時期貨真價實的多。到了後期“冒牌”貨也就多了。春秋戰國是聯姻,到了漢朝就與異族的和親多了,到清朝,數量不少的公主下嫁蒙古族。這些,又有什麼可說的?

  • 3 # 秦東龍子

    唐朝遠嫁外番的公主很多,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大唐帝國的繁榮昌盛,為了帝國的存亡。遠嫁吐番的文成公主促進了漢藏文化交流,再沒有吐番兵進漢人區域甚至長安的事發生。西域各番首領也和大唐公主和親,當時皇帝也大多考慮自己國內的政局安定平穩,邊防不生戰事而答應了與外番的和親。總之,和親也就是大唐公主遠嫁外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加強了與外番文化,農業,信仰等等的大交流,為民族的大融合,社會的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生活和職場中,如何避免讓瑣事煩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