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淨植君
-
2 # 柳樹精
現在的孩子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時間觀念不夠強,缺乏足夠的緊迫感。上文我們提到,要樹立切實可行的自我激勵目標,但很多孩子往往在定下一個目標之後,卻沒有一個規劃好的時間去實現這個目標,最終導致完不成任務。
很多孩子乃至家長,對於激勵目標,往往是不夠明確的,很多人會籠統地把“長大了要有出息”“以後考上大學”等等類似於這樣的目標當作自己的激勵目標。其實,我們認為,這樣的目標其實能夠產生的直接激勵效果極為有限。
首先,對於還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諸如“有出息”和“考上大學”這樣的目標實在是太過於遙遠了,在他們的認知世界裡,這其實還不是他們能夠切身感受到的東西。試想,一個自己完全就不理解的東西,又能夠給自己帶去多大的激勵效果呢?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漂流178395818
人一生吃的苦是有定數的,你讓你的孩子小時候吃的苦越多等孩子長大了吃的苦就越少。儘可能給孩子自由和資源,儘可能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孩子的事情家長都照顧了,孩子就變成了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人了。這個一兩句也說不清楚。自悟吧!
1 6歲之前,精神激勵為主;針對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要給予及時的讚揚和鼓勵,可以輔之以些許的物質激勵。這個階段只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能夠慢慢的學會獨立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
2 6歲之後,逐漸轉變以物質激勵為主,精神激勵為輔:孩子稍大了之後,肯定會有些物質上的訴求,所以這個時候只是口頭的表揚就基本上不夠了,需要開始讓孩子明白努力才能獲得的道理。 但建議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不宜超出家庭能力的物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