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兮楓點觀

    這話根本毫無道理嘛!

    別的先不說,從時間順序上來看也不應該啊!是電影先命名,然後上映,上映之後根據最終的票房及觀眾評價才最終評定電影的好壞,所以彼此不存在任何因果關係。

    其他答主的回答我也看過了,舉出的具體例項已經不少,所以本人便不再在這個問題上多廢脣舌。

    不過需要提出的是,我覺得其他題主列舉的《2012》、《2046》等等應該不在題主的問題範疇。題主的問題所指的應該是那些蹭經典電影熱度的電影。這其中又分為蹭自己熱度,和蹭別人熱度。

    這個問題如果換成名字後面加上年份的電影難出經典的話,倒還能夠說得通。

    導演和發行公司蹭自己熱度的情況

    通常在電影名字後面加年份的基本上都擁有其同名電影,或者是姊妹電影。而且其前作的票房及觀眾反響都應該不錯。

    很多時候,人們對電影好壞的評判中存在很大的情懷因素。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在看後續推出的電影的時候眼光更加挑剔。也正是如此,後續作品必須要超越前作許多才能被大眾所稱道。然而能夠獲得高票房、高評價的電影要全面超越又哪能那麼容易。所以可以說名字後面加上年份的電影很難出現能夠引為經典的電影。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畢竟有的電影為了強調拍攝時間,也會在電影名字後面加上年份,比如《刺激1995》,若是說到它的另一個名字《肖生克的救贖》,想來便沒有誰能說這部電影不夠經典了吧!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便是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拍廢了,之後有人覺得可惜,便再次以這個題材拍攝一部全新的電影,為了區別前作,也會在名字後面加上年份加以區分。不過這個我就找不到具體的例項來證實了,也可能目前沒有,但不以為以後也沒有。

    純粹蹭別人熱度的電影

    這樣的電影絕大多數真的就屬於粗製濫造了的爛片了。不過也不排除有人能夠拍出一個為大眾所接受的電影的可能。

  • 2 # Leevanes

    沒有依據的。這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絡。

    有爛片

    這裡說的爛片一般是在與經典之作對比之後產生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續作一般是很難超過經典的。例如《家有喜事》系列,從第一部的成功,到後面不斷的炒冷飯,一直到2009,都是導演過度消費電影 IP 導致給了大眾一種爛片印象。

    最經典與成功的應該是 92 版了。神仙陣容~~

    直到後面的 2009 ,就純粹是食之無味了。可能更接近於爛片的範疇了。

    有優質好片

    這部片子一說大家肯定都知道。《2001太空漫遊》。

    在那個年代就能做出這樣氣勢的海報,電影裡的科幻元素更是豐富,引發了很多對人類和宇宙的思考。

    再比如《2012》,這部電影當年上映的時候可是重新整理了大眾對於科幻的認識,現在依然處於科幻災難片的 top 位置。

    因此,電影的好壞與名字並無絕對的關係,所以跟片名中是否帶有年份自然也就無關啦。

  • 3 # Destiny71454990

    首先看時間,其次看演員。

    其實這種片子多半為續集,少部分為翻拍。

    就說刀馬旦跟十面埋伏包括陸小鳳系列都是多次翻拍的,只不過沒用這種名字罷了。

    給你們舉個例子,比如說成龍的醉拳2也應該叫醉拳1994不是?完全跟醉拳1978不搭邊的劇情啊。

    開頭很多火車上面的戲一點意義沒有,劉德華這個角色除了是四帶天王拉流量之外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有一點洗白瑞典人的感覺在裡面。

    但是你敢說是爛片?

    成龍,梅豔芳,狄龍,黃日華,劉家良,這五個人你不看劇情都會覺得這部片子不差的,即便沒有編劇看錶演就完事了,即便沒有導演看武打就完事了,劉家良憑藉這部片拿下金馬金鄉象雙武術指導。

    再說個爛片,也是王晶失手不多的片子,千王之王2000,賭俠2跟賭聖2上海灘賭聖。

    都算是瞎雞巴亂改蹭賭神流量的片子,但是,就憑藉豪華的陣容跟牛比的演技,你也不會覺得爛啊,因為看的是明星啊,這陣容即便拍出來是在垃圾的片子,但是純靠演員的演技去欣賞也是一種享受啊。

    這種片子跟如今的感覺都差不多吧?當年翻拍的太多了,八九十年代徐克翻拍之王,不對,是特麼天王。

    翻拍最著名的蜀山劍俠1983,什麼英雄本色1989了,新上海灘1996,黃飛鴻1991,2,3,6這些的了,就光狄仁傑2010跟狄仁傑2013不是這麼回事?

    後面帶時間主要看時間是什麼?97之前的還行,97之後拉倒,因為根本就那不是在一個調上的呢。

    97之前的你怎麼拍也是為了香港觀眾服務的,而且限制的不嚴重。

    其次才是演員的呢,爛片沒什麼。

  • 4 # 電影精選官

    個人感覺原因可能是因為有不少電影是翻拍經典,於是為了區分在後面加上年份,而一般翻拍的電影絕大部分無法超越原著,所以讓人覺得很爛。

    再有有些電影題材類似,名字相同,所以為了區分會在後面加上年份,雖然是全新的故事,但是由於名字相同所以不得不讓人跟同名的電影比較,因此也會有一部分爛片存在。

    但個人感覺,好像很多篡改四字成語的電影,更是讓人無法直視,什麼《猛蟲過江》《越光寶盒》《怦然星動》等等,這些電影,簡直是爛到不行。

  • 5 # 飛鳥尋音

    還真是爛片多。不過也不是那麼絕對。比如1999年上映的歷史故事片電影《我的1919》就非常好看。影片由黃健中執導,華誼兄弟出品。陳道明,許晴出演。

    講述了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法國召開的巴黎和會,作為戰勝國,中國北洋政府派代表團前往參會的塵封往事。會議期間,中國外交官提出取消列強國在中國的各項不平等特權,取消中日之間“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取回德國佔山東各項權益。但一一被其它協約國忽視,不予理睬。中國傑出的外交官顧維鈞先生挺身而出,慷慨陳詞,代表團最後拒絕了在“合約”上簽字。表現了中華兒女威武不屈,奮力抗爭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 6 # smile先生

    為什麼影片名稱最後帶年份的影視劇給人的第一感覺會是爛片呢?個人的感覺是帶年份的電影一般都是翻拍或借用以前經典電影的影響來提高影片知名度的一種方式。比如《東城西就》和《東成西就2011》,這類影片的故事情節大多跟經典電影類似。借用經典電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來為自己的電影宣傳,還有一種情況是對經典電影的致敬。但是往往這類電影一般很難有高的評價,因為前面拍的已經夠經典,夠好。新模影片無形中就會和經典做比較,肯定高下立判。所以老是給人一種爛片的感覺

    還有一種原創電影加年份的,這些一般都是講述的那個年份的故事或者代表影片完成的年份,此類電影還是有不少評分較高的影視劇的像《大明王朝1566》、《刺激1995》等都是評分很高的影視劇。

    所以帶年份的不一定是爛片。

  • 7 # 虎皮青貓的小窩

    誰說的?《銀翼殺手2049》第一個不服。看不懂、太冗長、無聊……這些評價都是正常的,可說它是爛片就過分了。

    通俗喜劇如《千王之王2000》,雖然談不上什麼立意高深、手法精妙,但笑點密集、不落俗套。王晶請周星馳捧張家輝,林熙蕾甜美如初戀,還要什麼自行車?

    不過我大概猜到題主的說法出自哪裡了。

    《戰狼2017》借了《戰狼2》的東風,其實和正統戰狼沒有一毛錢關係,是一部純粹的蹭熱度爛片。

    不建議看原片,如果你沒有像我這樣鑑賞過“豆瓣低分TOP100”的經驗,眼睛可能保不住。

  • 8 # 觀語

    這個觀點不能說算錯,但也不是那麼絕對。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下面我來大概分析一下。

    因為珠玉在前,從演員到劇情,觀者對這些早已諳熟於心,所以對於續作的期待就會被無限放大,然而經典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被超越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也許一部單作,可能會評分稍多一點,但與前作對比之下,高下立判。而過於巨大的落差,更是把續作深深打入爛片的崖底。

    只不過在數量巨大的續作爛片裡,這些質量稍高的片子實在太少,影響太低,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這種加年份的續作都是爛片。

  • 9 # 木頭散人

    沒有什麼依據,只不過名字後面加上年份說明這可能是一個系列電影,或者是單指某年發生的獨特故事。

    系列電影的問題就是初部市場反映還不錯,後面的續集就無法保證了。

    比如已經有人說過的賭俠系列,後面越拍越爛

    但是《銀翼殺手2049》呢?雖然是續作,但卻是絕對的經典

    而單部針對某年發生的獨特故事,則與這個題目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電影的好壞,看劇本、導演、演員、配樂等多方面,與後面是否有年份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絡。

  • 10 # ZJF696

    個人認為的爛片的幾個標籤:

    1.**之****,這種形式。帶之的電影,電影頻道出品很多都是這種片子。

    2.狗尾續貂型的。有的是以原作的續集名義出場,比如唐伯虎點秋香2,喜劇之王2,其實都是蹭熱度,質量和原作差十萬八千里。還有的就是原作+年份,比如東成西就2011,也就是樓主所說的爛片。

    3.中國產的,演員一個也不認識,或是帶諧音梗的,或是驚悚題材海報嚇人的,基本都是爛片。

    4.相聲演員主演的電影,尤其是德雲社成員主演的電影,馮鞏除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心目中的十大TVB經典電視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