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科學大觀

    《猩球崛起》大家都不陌生,影片中人猿進化成了高階智慧生物並與人類展開了一場大戰。而在現實中,近日中國的科學家們為了更全面準確的瞭解人類大腦的發育模式,將人類基因(MC HP1)新增到了恆河猴的基因組中,結果顯示:恆河猴變得更聰明瞭!研究結果發表於《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國家科學評論)》上。

    什麼是MC HP1基因?

    MC HP1基因可以指導合成微腦磷脂,其作用是參與調解胎兒的大腦生長。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遺傳學家宿兵表示,這項研究是首次透過基因編輯猴子來了解人類大腦的進化過程。

    研究小組將猴子的胚胎放置在含有MC HP1的培養皿中,最終得到了11只帶有人類基因的轉基因恆河猴。

    猴子有什麼變化?

    接受基因編輯後的猴腦更類似於兒童的大腦,且它們的短期記憶能力變得更強,反應速度也更快,這表明其智力有所提升。

    透過核磁影像(NMR)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轉基因恆河猴的腦容積並沒有變大,但卻表現出了只有人類才擁有的滯後性特徵。“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透過對轉基因靈長類動物的研究,我們有可能探尋出人類作為地球唯一的高等生物,與其他動物的根本不同之處,甚至在治療疾病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社會各界褒貶不一

    對此,宿兵表示該研究已經經過了中科院倫理委員會的稽核,同時也符合國際動物權利保護標準。但據外媒報道,該研究論文的合著者Martin Styner(國籍:美國)已經準備退出這項研究。Styner表示,實驗創造出了一種“新生物”,科學家們試圖透過它們來探尋人類大腦的秘密,但研究的初衷是更全面地理解人腦發育,並對社會做出貢獻,目前的實驗與Styner設想的相左。

    其實,關於以猴子作為實驗物件的研究問題在學術界頗有爭議。2010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遺傳學家James Sikela曾譴責使用人類大腦基因進行研究的這一行為,他表示這種研究“在道德上是難以被接受的”,因為這會提高動物受傷害的風險。

    James表示,使用猴子進行研究是非常危險的。但又一個事實不得不承認,那就是相比於小白鼠,以猴子為實驗物件才能得到最可靠的實驗資料。

    所以,將人獸基因結合在技術上並不是什麼難事,但礙於倫理道德層面的限制,很少有人公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因此也沒有代表性研究成果來供我們分析。或許未來相關限制更加合理後,這型別研究的結果才能公之於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年種什麼水稻才能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