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意六妹

    換一個角度思考

    這樣做,覺得挺好的,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共同教育孩子,彌補不足。也可以促進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何樂而不為。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話是老話,還是有道理的,孩子的的一言一行,聽到最多,學到最後的就是來自於父母。學校只不過是雕琢孩子的工具,但使用工具的人卻是家長。遇到事,如何處理,平時對待朋友、同學應該怎麼樣對待,尊師重道、謙謙有禮這些更是需要父母來雕琢。

    一般需要家長做的是什麼?

    如果僅僅是批改作業,監督孩子完成日常的背誦聽寫,那肯定問題,這本來就是孩子應該做的課後練習,由家長來批改作業,不僅可以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也可以知道老師的教學進度以及孩子學習情況。

    還有就是孩子不聽話,讓家長監督學習,這種情況也有,老師畢竟不是家長,做不到打孩子,說孩子這個地步,更多的是無奈,讓家長監督學習,也是無奈之舉。

    至於是不是老師的不負責任行為,這裡我想說的是,有這種想法和行動的老師,絕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因為關心,因為責任所以才更關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純淨無暇的寶貝,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耐下心來,慢慢打磨,給孩子一點時間,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 2 # 教育幾言

    老師和家長角色不同,其職責也不同。老師偶爾做著家長的事,那是補位;家長偶爾做著老師的事,那也是補位。老師補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補的是孩子的個性教育。y這種補位可視為角色體驗,也能視為換位思考,可增進彼此理解支援。但是,教師和家長如果長此缺位,這種補位也是杯水車薪,各安其位,各施其責才是長久之計。

  • 3 # 西谷謝量

    因為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他們都沒有去研究不幹什麼,而是碰到什麼就幹什麼,責任就重疊了。

    不過這裡面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學校老師追求無責,很多家長動不動就到教委去告,而且一告一個準,所以老師就不敢太去作為。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實際上沒有人為孩子負責。

    還有家長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去發牢騷,這些話讓孩子少了對老師的敬畏心,和老師產生了對抗情緒,該科的學習也不會好。

    到了這個孩子成年無法適應社會,無法適應生活,最後實際上買單的還是家庭。

    關於家長做著老師的事情,很多時候也是家長的執念在起作用。這一代的家長基本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對比小的時候家長不會輔導,現在的家長就想多給孩子一些愛,幫著孩子檢查作業,甚至為了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看著孩子寫作業。

    這個過程極大的破壞了孩子的相信力,看著學習是對孩子最大的不信任。有的高知家長會質疑老師上課的內容,這也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父母一旦佔了老師的位置,有沒有自我認知,就會一邊幹著老師的活,一邊又在抱怨老師的不作為。

    每個身份都有本份,學生有學生的本份,家長有家長的本份,老師也有老師的。大家要各自明確職責: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父母是為孩子搭建精神力的,老師是傳授知識和品德塑造的。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

    建議現代家長從小能夠帶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弟子規》,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租上漲,你考慮去郊區居住嗎?